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这则教学目标违背了教学设计的什么原则?()

A.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和互惠性

B.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C.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D.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问人:网友atlankie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40%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2.***.***.10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39.***.***.15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1.***.***.1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17.***.***.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58.***.***.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96.***.***.7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5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0.***.***.11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0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0.***.***.22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画月亮 师:看来,大家对月亮还挺熟悉的呢!那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问题:以上是一位教师在教学《看月亮》中的一个片段实录,说说这一课使用的教学策略,并谈谈你对教学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
,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问题。 画月亮 师:看来,大家对月亮还挺熟悉的呢!那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以上是一位教师在教学《看月亮》中的一个片段实录,说说这一课使用的教学策略,并谈谈你对教学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以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这一段可以划分为两大层次。请同学们在"悟"的基础之上读出课
文的层次。女同学读第一个层次,男同学读第二个层次。(同学们朗读。教师点拨:第一个层次是写白杨的形态之美,第二个层次是写白杨的精神之美: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师:段中的第一层次有总说与分说,请同学们读第一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在总说与分说之间进行一个节拍的停顿。(学生朗读全段,体会段中更为细腻的层次)师:这段文字的第一层次主要在句子的限制语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读出它们的重音。(自由朗读,细细品味)师:这段文字的第二层次主要在句子成分的增加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读出"它们"的激情。(个别诵读,反复尝试)师:这段文字中有几个词写出了白杨的形象与性格,请同学们试将它们朗读出来。(同学们读出: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师:你们看,大家在朗读之中就读好了课文,读懂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回味一下,看这样的朗读过程对自已有怎样的帮助。(同学们动情地朗读)以上教学实录片段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白杨礼赞》一课的朗读教学设计,阅读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色的呢?”这位老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
么,听老师说就行。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可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启发式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能借助"三读(读通、读懂、读好)"进行自主学习,乐于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手段理解本课"肃然起敬""小憩""庸碌""擎天撼地"等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的价值,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同时能把握主题词,准确理解文意。这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为课文《生命生命》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以下对其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教师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B."借助’三读’的学习""通过体验、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是教师设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C."乐于朗读.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是教师设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这则教学设计虽然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三维课程目标,但是却没有明确对应,不利于学生进行区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能借助"三读(读通、读懂、读好)"进行自主学习,乐于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手段理解本课"肃然起敬""小憩""庸碌""擎天撼地"等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的价值,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同时能把握主题词,准确理解文意。这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为课文《生命生命》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以下对其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教师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B."借助’三读’的学习""通过体验、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是教师设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C."乐于朗读.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是教师设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这则教学设计虽然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三维课程目标,但是却没有明确对应,不利于学生进行区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请认真阅读这则教学目标,然后进行评析。
下面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制定的教学目标,阅读并回答问题。《明月几时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体知识"词":2.识记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及代表词人:3.了解苏轼生平及词作。过程与方法:1.采用诵读法让学生熟悉课文:2.通过让学生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来初步掌握词作的大意;3.学生分组讨论词作的艺术手法,从而进一步掌握词的特色;4.鉴赏名句,使学生在经典句中学会领悟其意境,加深对全词的把握;5.拓展延伸,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其他词作中较好地领悟其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从而珍惜身边之情;2.认识苏轼在本词中流露的情感有其个人和社会等多种因素。

请认真阅读这则教学目标,然后进行评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师:上课前咱们先玩游戏。这回游戏不动胳膊不动

阅读《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师:上课前咱们先玩游戏。这回游戏不动胳膊不动腿,光动大脑和动嘴。第一个游戏叫“词语背对背”。想想,什么关系的两个词儿是“背对背”的?

生:是反义词。

师:对,就是说反义词。下面请听题:真——

生:假。

师:真实——

生:虚假。

师:真情——

生:假意。

师:真心实意——

生:虚情假意。

师:“词语背对背”很顺利。接下来玩第二个游戏,叫“词语开花”。同学们都做过扩词练习,今天难度加大了.你所说的词语中得同时含有“真”和“假”这两个字。我先说个最容易的,“真真假假”。

生:以假乱真。

生:真假分明。

师:假作真时真亦假。

生:真假难辨。

师:正因为真假难辨才要打假。今天我们就到《皇帝的新装》中去“打一回假”。

这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导入环节,以下对其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游戏导入,创设了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

B.课堂导入应简单有效.这位教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一个“词语背对背”即可达到引入的目的。第二个游戏“词语开花”就显得啰嗦赘余了

C.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课文,虽然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导入方式,但是这里教师设置的找反义词、扩词的游戏,游戏小、起点低,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D.无论是“词语背对背”还是“词语开花”,两则游戏都围绕着“真假”两字展开活动,导入偏离了课文主题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