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中,参加殿试的第二名称为()。

A.探花

B. 进士

C. 状元

D. 榜眼

提问人:网友yanweiwei55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7.5%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98.***.***.24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9.***.***.6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5.***.***.20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6.***.***.2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9.***.***.1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76.***.***.9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17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3.***.***.186]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中,参加殿试的第二名称为()。A. 探花B…”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有①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②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③对答卷文体有严格的规定④开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有①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②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③对答卷文体有严格的规定④开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明清的科举制度,殿试后为分配官职要举行一次朝考,一甲前三名不参加朝考而直接分配官职:状元授予翰林院(),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中后分别对应的名称是()

A.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B.秀才贡士举人进士

C.秀才举人进士贡士

D.秀才进士举人贡士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明清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共三名,叫“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二名称()。A、解元 B、会元 C、榜眼 D、探花

明清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共三名,叫“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二名称()。

A、解元

B、会元

C、榜眼

D、探花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后以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甲,其中一甲限三人,名称分别为:

A.状元

B.举人

C.榜眼

D.探花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殿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称。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如嘉靖、乾隆等

C.丁忧是指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中试者称为状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

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关于科举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科举制始于隋朝

B.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采用的专门文体叫八股文

C.科举的会试和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全国考试

D.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

E.“三鼎甲”是指会试前三名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