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讲完“生态系统”一课后对他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测定,这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提问人:网友hhppjj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40%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5.***.***.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30.***.***.11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5.***.***.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9.***.***.11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14.***.***.1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02.***.***.12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0.***.***.21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36.***.***.10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0.***.***.14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73.***.***.5]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教师在讲完“生态系统”一课后对他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测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上课的过程中,有一学生姗姗来迟,并且不打报告就闯入教室,老师示意他马上坐下,投入课堂,然后继续
讲完要讲的重点内容,在其他学生做题之时,再走到学生身边,处理这件事情。老师这样机智的应变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公开课上讲《荷花》时,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教师精心安排的是

A.教师在讲完课后,黑板上的板书上有“天头”,下有“地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B.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现关于荷花的美丽景色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想象

C.教师领读课文时,站在讲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向学生朗读

D.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你对该教师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完成问题。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执教臧克家的《老马》时,要求学生用两个成语概括“老马”的形象。这个设计相当不错,因此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望,短短2分钟里,提出了10多个成语,什么“逆来顺受”“精疲力竭”“百折不挠”“负重致远”“心地善良”“心力交瘁”“槁项黄馘”(此成语笔者课后查了词典才解其意,觉得十分贴切),结果都被教师一一否定,最后教师公布答案:忍辱负重,忠厚善良。而且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有专家问执教的老师:“你们不是在搞‘多元教学’的课题吗?为什么学生说出那么多成语,你都不予肯定呢?”该教师坦承道:“研究归研究,做归做,解读可以‘多元’,但答案只有一个。我不能让学生冒‘多元’风险。”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别看现在大家都在喊‘多元教学’,真正能做到的依我看一个都没有。”

你对该教师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语文科代表为
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在自习课上组织同学们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冯老师正为学生们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怎样处理这起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同学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自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他在黑板上写上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接着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学生们的意料,而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第二天,每个同学都交出了惭愧、悔恨的"心灵答卷"。显然冯老师对这次作弊事件的处理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教育影响十分深刻而久远。请结合教师职业理念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冯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有一个教室,只有一个教师,有30张可供学生等待答疑的椅子,如果没有学生,则教师睡觉;如果有一学生
进入教室发现教师睡觉,则把他叫醒,教师同时只能给一个同学答疑,讲完题叫下一个学生,下班时间到,老师离开;问问题的学生要站着,进来后要么坐下排队等待(有空位的情况),要么离开(没有空位的情况)。 定义信号量,写出信号量的初值以及信号量各种取值含义。根据所定义的信号量,请用P、V操作实现教师进程和学生进程的同步算法。(1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面是教师的一次评价实录:师:同学们,这个学习质量评...

下面是教师的一次评价实录:师:同学们,这个学习质量评价表(见下表)中的每一项内容是什么意思,要求大家怎么做,我在开学初就和大家讲清了,你们已经明白了吧?生:明白了!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表中的各项要求,对大家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请同学们对照表格逐项进行自评,根据自己的表现在A、B、C三个等级中选一项打上“√”。(每个学生都认真地自评。)师:现在前后两张桌的四位同学组成一个互评小组,先由每位学生讲述自评结果及理由,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也评出等级,并向被评人说出理由。生1:在参与这一项,我能做到基本发言,但还不主动。评价结果应是C。生2:我认为生1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还是比较主动的,比如,在前两天老师讲“你所了解的华盛顿”时,他是第一个发言的,并讲了许多华盛顿的故事。生3:我不同意生2的看法,生1有时不主动发言,比如,今天第三节课老师提的那个问题他会,但不主动去说。生4:咱们大致估算一下生1主动发言的次数多,还是不主动发言的次数多,然后我们综合起来,给他一个评价。其他三位同学最后达成共识,生1的评价结果是能发言,有时也很主动。生1:没想到我在大家心中有这么好的印象,以后我会继续努力的!师:大家评得很认真,下面把这个表收上来,课后我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你们在表中“师评”这项里会看到详细评价结果的,并要求大家把这个结果放在你们的档案袋中,到期末结束时,我们进行综合评定。希望大家改进不足,继续努力!高中一年级学生历史学习质量评价表(情感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语文课代
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在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后,在自习课上组织同学们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冯老师正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怎样处理这起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同学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自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他在黑板上写了汤姆斯·麦考菜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接着又给学生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而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第二天,每个同学都交出了惭愧、悔恨的“心灵答卷”。显然冯老师对这次作弊事件的处理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教育影响十分深刻而久远。

问题:

请运用新课改的学生观分析冯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历史老师在讲完五四运动后,强调五四运动的意义非常重要。他让学生反复抄写课文中关于五四运动的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对此,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虽然历史学习强调记忆,但应该让学生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相结合

B.虽然老师的做法欠妥当,但集中体现了教学中应遵循的反复性原则

C.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的知识,以达到对旧知识的巩固

D.教师向学生提出记忆任务,可以引导学生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强化记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问题:试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一位幼儿教师在讲完《两条小溪的对话》一课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学生的头,“其他同学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演,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溪你会说些什么呢?”于是大家都积极地准备,有些同学还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动作,一时间各种性格的小溪都出现了,每个人都演出了不一样的小溪。同学们都说这样的表演课比背课文中的原话精彩多了,非常开心。此后这位老师在课堂中总会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表演,一个学期后大家的语言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并在元旦的小小情境剧表演上以设计角度的独特,出人意料的结局和语言表达的流畅而拿到了冠军。

问题:试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材料某教师在“思想品德一抵制诱惑”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

材料

某教师在“思想品德一抵制诱惑”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让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

问题: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认识。(14分)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