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材料)实验材料: ①实验器材:玻璃棒、研钵、烧杯、小块电石 ②实验药品:冰块、高锰酸钾2粒、浓硫酸

(材料)实验材料: ①实验器材:玻璃棒、研钵、烧杯、小块电石 ②实验药品:冰块、高锰酸钾2粒、浓硫酸溶液10ml 实验目的:点燃冰块 实验步骤: ①将2粒高锰酸钾放入研钵中 ②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③把小块电石放置在冰块上备用 ④将高锰酸钾研磨成粉末备用 ⑤向高锰酸钾里滴入几滴浓硫酸 ⑥使用蘸有混合物的玻璃棒触碰冰块 ⑦将粉末倒入烧杯中 实验现象:冰块燃烧起来了,并且越烧越旺 实验步骤顺序是打乱的,其正确的顺序应为:

A.③①②④⑦⑤⑥

B.①④②⑦③⑤⑥

C.①⑤②③④⑦⑥

D.①④⑦⑤②③⑥

以下哪项是设计该实验时必须具备的知识?A.电石和冰表面的水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电石气

B.冰能被点燃说明冰是可燃物

C.电石化学名称是碳化钙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

造成“越烧越旺”实验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A.浓硫酸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

B.燃烧是放热反应

C.电石气产生的速率越来越快

D.混合物足以把电石气氧化且立刻达到然点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提问人:网友tsdafeng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材料)实验材料: ①实验器材:玻璃棒、研钵、烧杯、小块电石…”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收集微生物,制作玻片标本时,实验器材【载玻片】,它的作用是()

A.染色

B.放置切片标本

C.吸取多余水分

D.吸取少量液体

E.夹取实验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下面实验探究活动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王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

(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完成的表格:材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规律等知识。

问题:(1)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无损检测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上发展的。是指在不破坏被检材料的情况下,以()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被检对象的内部或表面进行检测或测定

A.各种机械测量方法

B.各种抽样实验方法

C.物理或化学方法

D.以上都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无损检测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上发展的。是指在不破坏被检材料的情况下,以()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被检对象的内部或表面进行检测或测定。

A.各种机械测量方法

B. 各种抽样实验方法

C. 物理或化学方法

D. 以上都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用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烧杯、水、酒精。

按图1安装实验仪器。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知识。

任务:(1)什么是压强?液体压强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浮力”一节中关于“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内容如下: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我们采用称重法测浮力,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长方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下面的表格可供参考: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的相关知识。

任务:(1)写出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和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A.体育、实验以及各种实验课程上课前应当检查场地、器材、用具、材料的安全性

B.对特异体质患者患有疾病等原因不适宜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以及生理期的女学生给予必要照顾

C.发现学生有身体或者心理异常情况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告知监护人或者其他近亲属

D.上课期间,在没有其他教师接替的情况下,任课老师不得离开教室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