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公路选线时发现某段路基附近有一溶洞,溶洞顶板厚度为10m,岩层上覆土层厚度为6m,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28°,对一级公路安全系数取1.25,该路基与溶洞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m。

A.9.3

B.12.3

C.15.3

D.20

提问人:网友zhangwe2019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5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1.***.***.2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41.***.***.22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30.***.***.1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2.***.***.24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6.***.***.10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52.***.***.2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54.***.***.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245]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某公路选线时发现某段路基附近有一溶洞,溶洞顶板厚度为10m,…”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公路路基通过一岩溶分布区,溶洞顶板厚度为15m,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36°如取安全系数K=1.25,按《公
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04)确定路基距溶洞的安全距离,其值为()m。

A.10.0

B.12.4

C.14.2

D.16.2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1 (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某城市规划建设4车道高速公路,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全线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 (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长隧道1座(2400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hm2,其中农田150hm2,林地300hm2,草坡和未利用土地140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0×103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为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经济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问题]该工程评价的重点是()。

A.噪声

B.生态

C.环境风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井地质预告显示,在井深1715m附近有一气层;实际钻进时,以1700m所测迟到时间18min作为1700~1750m的迟到时间;1720—1725m的钻时明显减小,判断钻遇气层,气测录井仪显示1720一1725m的钻时为2min,气测异常井段为1725一1730m。在钻井参数和钻井液排量不变的情况下,1730~1750m的迟到时间采用()更准确。

A.16min

B. 18min

C. 19min

D. 20min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隧道通过灰岩地区,当发现地表有以下情况时,可初步判断其岩层中存在溶洞、暗河。()

A.四周汇水的洼地内,发现有落水洞、漏斗或天然竖井存在。

B. 落水洞、漏斗呈带状分布地段。

C. 地面塌陷和冬季冒气等地段。

D. 地表水消失或附近有出水点(泉眼)的地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隧道通过灰岩地区,当发现地表有以下情况时,可初步判断其岩层中存在溶洞、暗河()

A.四周汇水的洼地内,发现有落水洞、漏斗或天然竖井存在。

B.落水洞、漏斗呈带状分布地段。

C.地面塌陷和冬季冒气等地段。

D.地表水消失或附近有出水点(泉眼)的地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井地质预告显示,井深900~1000m井段的岩性是以砂泥岩为主,但在960m附近有一燧石夹层;实际钻进时,以950m所测的迟到时间10min作为950~1000m井段的岩屑迟到时间;963~964m的钻时突然增高,判断963~964m钻遇燧石夹层,钻至井深964m的时间是11:00,钻至井深965m的时间是11:03,捞取砂样时在965m岩样中才第一次见到燧石岩屑(取样间距为1包/米);在钻井参

A.10

B.11

C.12

D.13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

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0%挖方为是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路基挖方土石比例与招标文件中的比例相差较大,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增加费用23.4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单位签发了"设计变更通知单",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进行了审查,同意实施。

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三: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中,配置的劳务用工有测量工、实验工、机修工、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

1、事件一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过程还必须配置的劳动力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期单位承接了某山区二级公路4.5km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合同段有一段长450m的两车道

背景资料

某施工期单位承接了某山区二级公路4.5km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合同段有一段长450m的两车道隧道和一座长20m的简支梁桥。隧道位于软弱围岩地段,桥梁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整个合同段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在隧道施工方案中有如下要求:

(1)在隧道施工期间,由专职安全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隧道的钻爆作业,必须由具有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钻孔操作合格证的专业人员作业;

(3)在隧道施工中,坚持“长进尺、强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的原则;

(4)采用干式凿岩机凿岩。

桥台基础采用明挖基础,开挖深度为2.5m,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以下,土质为黏性土,为了方便开挖出的土方回填原处,民工队在开挖后的基坑南边距坑顶边缘lm内堆土(堆土高度1.Om),在北边基坑顶边缘1.0~3.0范围内堆土(堆土高度2.Om)。

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太阳辐射,民工戴草帽在坑内作业。

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招聘了一批工人。在进行体检时,发现:2人患有轻度脂肪肝、2人患有皮肤病、3人患有乙肝、1人患有心脏病、1人患有高血压。

问题:

指出隧道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错误,并予以改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是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高程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问题:

背景材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说明理由。

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背景资料: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0%挖方为是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路基挖方土石比例与招标文件中的比例相差较大,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增加费用23.4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单位签发了“设计变更通知单”,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进行了审查,同意实施。

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三: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中,配置的劳务用工有测量工、实验工、机修工、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

问题:

1.事件一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过程还必须配置的劳动力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