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成孔深度为4.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距离为1.2m,碱液充填系数为0.7,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如有效加固半径取0.4m,单孔碱液灌注量为()。

A.700L

B.780L

C.825L

D.900L

提问人:网友bulletm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0%
  • · 有4位网友选择 D,占比4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24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27.***.***.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13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9.***.***.5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8.***.***.18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04.***.***.13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93.***.***.1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9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42.***.***.16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8.***.***.5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如有效加固半径取0.4m,单孔碱液灌注量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成孔深度为4.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距离为1.2m,碱液充填系数为0.7,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如单孔碱液灌注量为900L,加固厚度为()。

A.4.0m

B.4.02m

C.5.2m

D.5.22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黄土场地中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深为4.0m,有效加固半径为0.5m,碱液充填系数为0.6,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率为0.45,处理该场地时,单孔碱液灌注量为()。

A.1000L

B.1050L

C.1100L

D.1150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进行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时,下述()不正确。()

A.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地基

B.施工前宜在现场进行单孔或群孔灌注溶液试验

C.采用压力灌注单液硅化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的加固

D.碱液法加固地基的深度,一般自基底起算2~5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20m×50m,处理深度为5.0m,灌注时水玻璃的相对密度为1.15,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0.90,填充系数为0.7,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需采购水玻璃()t。

A.450

B.500

C.550

D.6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20m×50m,处理深度为5.0m,灌注时水玻璃的相对密度为1.15,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0.90,填充系数为0.7,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处理该场地时需配制水玻璃溶液()t。

A.1708

B.1808

C.1908

D.2008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30m×30m,处理土层深度为7.0m,采用浓度为12%的水玻璃溶液掺2.5%的氯化钠,要求灌注时水玻璃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1.0,填充系数为0.6,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加固整个场地需用配制后的水玻璃溶液()t。

A.2100

B.2155

C.2200

D.2255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30m×30m,处理土层深度为7.0m,采用浓度为12%的水玻璃溶液掺2.5%的氯化钠,要求灌注时水玻璃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1.0,填充系数为0.6,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加固该场地时需从工厂购进水玻璃()t。

A.650

B.660

C.670

D.68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以下关于灰土挤密桩的处理深度表述错误的是()

A.处理深度应根据场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确定

B.一般来说,深度应在基底下大于3m

C.处理深度可达25m以上

D.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常见的多为8-12m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背景资料 某承包人承接了一座大桥工程,该桥采用Φ1.6m的桩基础,桩长约25~32m;桥位处地层均为天然

背景资料

某承包人承接了一座大桥工程,该桥采用Φ1.6m的桩基础,桩长约25~32m;桥位处地层均为天然砂砾,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下约1.5m处。其桩基主要施工过程如下:

平整场地、用水准仪进行桩位放样、埋设钢护筒、选用正循环回旋钻机作为成孔钻机,终孔检查合格后,采用抽浆法进行清孔排渣;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成孔的孔位、孔深、孔径及泥浆相对密度检验合格,孔底沉淀厚度检验合格。

钢筋笼骨架在现场分段制作、吊装、搭接焊接长、钢筋笼放人孔内,然后将导管沉放到距桩底0.25m处,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在1m以内。在距桩顶5m处发生堵管,施工人员采用了转动导管的方法试图疏通导管。

为了减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因混凝土初凝导致导管堵塞的风险,经施工单位项目总工同意,在混凝土中掺入了适量的缓凝剂,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6cm。

问题

1.该项目在桩基钻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在成孔检验中存在的缺项是什么?

3.指出钢筋笼入孔后应注意的两个要点。

4.该项目施工中发生堵管后,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应采取哪些措施?

5.该项目在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施工方面存在哪些错误做法?

6.指出该项目施工现场劳动力的四大组成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桩径为300mm,正三角形布桩,要求桩间土挤密系数达到0.94,湿陷性土层厚度10m,场地面积40×40m2,土层天然含水量为11%,最优含水量为17%,天然密度为16.3kN/m3,最大干密度为18.1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场地中桩孔数量宜为()根。()

A.3000

B.3097

C.3119

D.3178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