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提问人:网友siasren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36.36%
  • · 有4位网友选择 D,占比36.36%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18.18%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9.09%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7.***.***.9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90.***.***.18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7.***.***.21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9.***.***.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10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8.***.***.12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11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9.***.***.21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7.***.***.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5.***.***.8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7.***.***.216]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一段教学案例,并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回答问题。一位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张老师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师。在下一次考试中,这位学生考了87分,并从此爱上了学习。听到这个故事,李老师作了模仿:在全班推行"借分"制。她规定,55分以上的同学必须"借分",借1分要在下一次考试中扣5分。这个规定一出台,立即在全班引起了轩然大波。下面对张、李两位教师做法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张老师运用"借分"的方法,能与学生沟通、协商,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体现教师关心学生

B. 张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这种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

C. 张老师的做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

D. 张老师是针对一个学生采取的做法,李老师将此做法在全班推行,她比张老师更创新,定会收到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一段教学案例,并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一位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张老师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师。在下一次考试中,这位学生考了87分,并从此爱上了学习。听到这个故事,李老师作了模仿:在全班推行"借分"制。她规定,55分以上的同学必须"借分",借1分要在下一次考试中扣5分。这个规定一出台,立即在全班引起了轩然大波。下面对张、李两位教师做法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张老师运用"借分"的方法,能与学生沟通、协商,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体现教师关心学生

B. 张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这种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

C. 张老师的做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

D. 张老师是针对一个学生采取的做法,李老师将此做法在全班推行,她比张老师更创新,定会收到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梦属于()。

A.有意想像

B.无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结构的维度包括下述方面()。

A.内容

B.操作

C.认知

D.产物

E.加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概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包括()。

A.言语能力

B.数学能力

C.记忆能力

D.空间知觉

E.推理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属于社会性动机。

A.工作动机

B.交往动机

C.成就动机

D.成长动机

E.进食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短时记忆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是()。

A.机械复述

B.无效复述

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