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提问人:网友sgjnny1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抱歉!暂无答案,正在努力更新中……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D,占比4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83.***.***.2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87.***.***.11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99.***.***.1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9.***.***.23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9.***.***.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0.***.***.7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33.***.***.1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94.***.***.10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2.***.***.17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3.***.***.74]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地方学校)…”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推行董仲舒的主张,尊博士,设太学,王霸兼施,教化百姓。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3.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接受的学说是( )

A、天人合一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一统学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董仲舒(名词解释题)

董仲舒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A、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

B、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C、“重文轻武”成为传统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D、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宜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论证东汉合法性的理据反映出

A、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主流思想

C、都城选址不当导致了西汉灭亡

D、东汉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宋代时,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

A、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

B、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

C、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D、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