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在A点进行视距测量,A点的高程为HA=1918.380m,仪器高i=1.40m,测得视距为36.8m。现在B点立尺,中丝读

数为1.45m,垂直角为87°16′,则B点的高程为()。

A.1920.083mm;

B.1916.577mm;

C.1920.086mm;

D.1916.573mm。

提问人:网友michaeldyf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在A点进行视距测量,A点的高程为HA=1918.380m,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测站A安置经纬仪,已知HA=63.78m,仪器高i=1.54m,在B点立尺进行视距测量,上、中、下三丝读数分别为1.234、2.000、2.765,竖直角=-7??30’,则AB水平距离和B点高程分别为()。

A.150.49m,43.51m

B.150.49m,-20.27m

C.150.49m,83.13m

D.151.79m,43.34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表34-6中视距测量观测记录,计算测站A至各地形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各点的高程。高程与平距取位至cm。已知:x=0",仪器高i=1.51m, HA=30.00m,h=h'+i-v。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表34-6中视距测量观测记录,计算测站A至各地形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各点的高程。高程与平距取位至cm。已知:=0",仪器高i=1.51m, HA=30.00m,h=h'+i-v。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之间的高差hAB=2.324m,A点高程HA=72.445m,则B点的高程HB为()。

A.74.769m

B.70.121m

C.-74.769m

D.-70.121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A.HB=HA—a-6

B. HB=HA+a+b

C. HB=HA+a-b

D. HB=HA-a+b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进行某一施工测量时,A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HA,B点为待测点,设计高程为HB,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
定于B点,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a,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的计算表达式为()。

A.HA+a

B.HA-HB

C.HA+a-HB

D.HA+HB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到 15m 的设
计水深要求。有关情况如下:

1. 测量基准:平面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 测区情况:附近有若干三等、四等和等外控制点成果,分布在山丘、码头、建筑物顶部等处,港口建有无线电发射塔、灯塔等设施。

3. 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 GPS 定位,选择港口附近条件较好的控制点 A 作为基准台,测量船作为流动台,基准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向流动台播发差分信息。测量开始前收集了 A 点高程 hA 和在 1980 西安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xA, yA),以及 A点基于 1980 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高程异常值ζ A。另外还收集了 4 个均匀分布在港口周边地区的高等级控制点,同时具有 1980 西安坐标系和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得到 A 点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BA, LA, HA)。

4. 验潮:在岸边设立水尺进行验潮,水尺零点在深度基准面下 1m 处。

5. 测深:在测量船上安装单波束测深仪,经测试,测深仪总改正数Δ Z 为 2m。在航道最浅点 B 处,测深仪的瞬时读数为 16.7m,此时验潮站水尺读数为 4.5m。

问题:

1、 简述 A 点作为差分基准台应具备的条件。

2、根据已知点成果资料,本项目最多可以计算得到几个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分别是什么参数?

3、简述将 A 点已知高程 hA 转换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高 HA 的主要工作步骤。

4、计算航道最浅点 B 处的水深值,并判断航道疏浚是否达到设计水深。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8分)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

18分)

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到15m的设计水深要求。有关情况如下:

1.测量基准:平面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 测区情况:附近有若干三等、四等和等外控制点成果,分布在山丘、码头、建筑物顶部等处,港口建有无线电发射塔、灯塔等设施。

3. 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GPS定位,选择港口附近条件较好的控制点A作为基准台,测量船作为流动台,基准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向流动台播发差分信息。

测量开始前收集了A点高程hA和在1980西安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xA,yA),以及A点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高程异常值ζA。另外还收集了4个均匀分布在港口周边地区的高等级控制点,同时具有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得到A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BA,LA,HA)。

4.验潮:在岸边设立水尺进行验潮,水尺零点在深度基准面下1m处。

5. 测深:在测量船上安装单波束测深仪,经测试,测深仪总改正数ΔZ为2m。在航道最浅点B处,测深仪的瞬时读数为16.7m,此时验潮站水尺读数为4.5m。

问题:

1、简述A点作为差分基准台应具备的条件。

2、根据已知点成果资料,本项目最多可以计算得到几个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分别是什 么参数?

3、简述将A点已知高程hA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高HA的主要工作步骤。

4、计算航道最浅点B处的水深值,并判断航道疏浚是否达到设计水深。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一次地形测量中,用视距法测量地形点。一经纬仪安置在山顶的控制点上,测定山脚点,测得尺间隔为1.000m,竖盘的读数为94°27′,中丝读数L=1.520m,已知仪器高i=1.42m,测站点的高程在一次地形测量中,用视距法测量地形点。一经纬仪安置在山顶的控制点上,测定山脚点,测得尺间隔为1.00=46.54m,则立尺点的高程等于()。

A.38.704 m

B.38.904m

C.54.375 m

D.54.175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一次地形测量中,用视距法测量地形点。一经纬仪安置在山顶的控制点上,测定山脚点,测得尺间隔为1.100m,竖盘的读数为95°00′,中丝读数L=1.60m,已知仪器高i=1.50m,测站点的高程H0=38.50m,则立尺点的高程等于()。

A.25.852m

B.28.852 m

C.29.052m

D.47.948m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