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仪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仪礼》的作者是周公

B.《仪礼》原名《礼》,唐朝时才定名《仪礼》

C.《仪礼》中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古礼

D.《仪礼》现存十七篇,体例完全一样

提问人:网友xiayan188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5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44.***.***.2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51.***.***.15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33.***.***.25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6.***.***.2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8.***.***.16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1.***.***.1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4.***.***.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52.***.***.51]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关于《仪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仪礼》的作者是周公B、…”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三礼”的异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礼”的作者均不可考,成书年代也有争议。

B.《周礼》和《仪礼》为单一作者所作的专门著作,而《礼记》是不同作者所作的读书笔记的辑录。

C.《周礼》的主要内容为一国官制;《仪礼》的主要内容为士大夫礼制;《礼记》的主要内容为与礼相关的小故事。

D.“三礼”中《周礼》和《仪礼》因艰深古奥而鲜有人读,逐渐失传。流传至今的只有《礼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仪礼》的流传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汉武帝设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中《礼》即指《仪礼》。

B.唐朝,随着可读性更强的《礼记》被列入“经”,《仪礼》开始受到冷落。

C.北宋时,《仪礼》被王安石移出科举之列,从此无人问津。

D.清时,由于政府重视前朝传统文化,《仪礼》等古籍重新成为研究的热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有关今古文《仪礼》的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说孔子整理的《仪礼》有17篇;

B.古文仪礼据说比今文仪礼多了39篇;

C.今文《仪礼》现存39篇;

D.庆氏《仪礼》有85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以下关于开成石经说法正确的是:()。

A.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开始,以楷书刊刻,于开成二年(837)刻成

B.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十二经

C.立于长安太学讲论堂两廊

D.清康熙七年,贾汉复补刻《孟子》于其后 ​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儒家礼学文献的是下列儒家经典著作选项中的那一项。

A.《礼记》

B.《仪礼》

C.《周礼》

D.《尚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儒家礼学文献的是下列儒家经典著作选项中的那一项()。

A.《礼记》

B.《仪礼》

C.《周礼》

D.《尚书》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古代关于园林设计最主要的论著是( )。
中国古代关于园林设计最主要的论著是()。

A.《考工记》

B.《仪礼》

C.《营造法式》

D.《园冶》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课程中曾将《礼记》篇章分为四类,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专门解释《仪礼》者21篇;

B.考述古礼者13篇;

C.杂记孔子及弟子言行者6篇;

D.《礼运》、《大学》等独立论文8篇;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