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986—1987年,在()出土了七音孔和八音孔的骨笛,证实中国的音乐文化已有8000至9000年可考的历史。

A.河南舞阳县贾湖

B.湖北崇阳县

C.河南安阳殷墟

D.浙江余姚

提问人:网友soho_andy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44.44%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2.22%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9.***.***.20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1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33.***.***.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2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1.***.***.14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9.***.***.1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7.***.***.24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6.***.***.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95.***.***.23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9.***.***.20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1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33.***.***.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2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1.***.***.14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9.***.***.1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7.***.***.24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6.***.***.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95.***.***.239]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1986—1987年,在()出土了七音孔和八音孔的骨笛,证实…”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12分)?七音十二律...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12分)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小题1: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小题2: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小题3: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小题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中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地中出土了战国时期的( )乐器。

A、编钟

B、胡琴

C、锣鼓

D、三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的编钟、编磬及其他乐器,是迄今所见最庞大的钟鼓之乐的乐队配置。这批乐器品种之多、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其中很多乐器系首次发现,显示了我国音乐文化在当时的发达程度。这套编钟最为世人瞩目,是研究战国早期音乐发展的重要资料。根据相关材料,我们可以得知_________________
A.曾侯乙的编钟、编磬及其他乐器是作为中国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这不仅是一件文物、一件乐器,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录者”与“活化石”。

B.曾侯乙编钟音域跨五个八度以上,能奏出完整的半音列。

C.曾侯乙编钟制作工艺精美,音质良好,音律较准。

D.曾侯乙编钟铸造技术高超且拥有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的()地区的古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由丹顶鹤腿骨制成的骨笛,距今8000多年,不但能吹出音阶和曲调,而且经测试发现,笛上相邻音孔的音差多为100音分的整数倍,反映了我国先民卓越的音乐才能和杰出才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历时15年,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创造了1000多项专利,在制造人工岛时,采用的是大直径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而该项技术中的钢圆筒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ZL201310371592.3)。请通过专利检索,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该项发明专利的发明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法律状态及专利摘要信息。 (2)以上专利参与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设计总工程师卢永昌,还参与发明有关沉管隧道的专利有哪些?写出检索式,列出相关专利信息(包括专利名称与申请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各高校图书借阅榜统计结果显示上榜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平凡的世界》,请通过图书检索(所在馆的馆藏检索系统、FULINK或读秀知识库)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您所在学校的图书馆馆藏《平凡的世界》的索书号、出版社、ISBN号,回答这一版本的《平凡的世界》在您所在的省份还有哪些图书馆有馆藏。 (2)检索人民文学出版社除了《平凡的世界》还出版了该作者哪些图书?写出检索式和图书题录(参考文献格式:蒋勋著.孤独六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文人音乐家嵇康的音乐美学论著是( )。

A、论音乐的美

B、声无哀乐论

C、乐 论

D、乐 记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土了一只带有舞蹈图像的( ),证实中国已有5000余年的乐舞文化。

A、铜 镜

B、陶 埙

C、彩陶盆

D、编 钟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中国民族音乐包括( )。

A、汉族音乐

B、少数民族音乐

C、传统音乐

D、现代音乐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