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由于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泄槽段需要设置矩形急流弯道段(简单圆曲线),已知:弯道处泄槽宽度为48.00m,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取规范规定的中值,弯道处流速为10.00m/s,重力加速度取9.81m/s2。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弯道段外侧水面与中心线最大横向水面差是( )。

A.△h=1.699m

B.△h=1.274m

C.△h=1.019m

D.△h=1.133m

提问人:网友anonymity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5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53.***.***.1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7.***.***.9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5.***.***.1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86.***.***.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33.***.***.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0.***.***.10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5.***.***.20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7.***.***.33]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正槽溢洪道中采用的挑流消能一般适用于较好岩石地基的高、中水头枢纽。挑坎结构型式一般有重力式和()两种,后者适用坚硬完整岩基。

A、悬臂式

B、扶壁式

C、斜降式

D、衬砌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54.50m,设计洪水位为856.10m,校核洪水位为857.90m,水库总库容为6.5×108m3。正常蓄水位情况下计算的平均波高为hm=1.55m,波浪中心线与正常蓄水位的高差hz=0.35m;设计洪水位闸门挡水情况下计算的平均波高为hm=1.62m,波浪中心线与设计洪水位的高差hz=0.38m;控制段的闸墩、胸墙或岸墙的顶部高程为(  )。

A.≥856.90m  B.≥858.30m  C.≥858.40m  D.≥858.6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共设3孔溢流堰,控制堰上游设有交通桥和工作桥,交通桥总高度为1.20m,工作桥总高度为1.90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65.00m,泄洪时交通桥及工作桥前缘设计洪水位分别为967.20m和966.40m,泄洪时交通桥及工作桥前缘校核洪水位分别为968.90m和968.30m,为满足泄洪、排凌及排漂浮物的要求,交通桥及工作桥桥下净空至少为0.50m。根据以上泄洪条件,交通桥及工作桥桥顶高程为(  )。

A.交通桥桥顶高程=970.60m,工作桥桥顶高程=970.70m

B.交通桥桥顶高程=970.60m,工作桥桥顶高程=970.60m

C.交通桥桥顶高程=966.70m,工作桥桥顶高程=967.40m

D.交通桥桥顶高程=968.90m,工作桥桥顶高程=968.8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溢洪道泄槽底板下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具体条件按下列(  )方法布设。

A.泄槽底板下,宜设纵、横向排水沟(管),构成相互贯通的沟(管)网系统

B.软弱岩基、底板下扬压力过大或不便设锚筋的地段,可设连续的排水垫层,或垫层与排水沟(管)相结合

C.纵、横排水沟(管)的间距宜与底板纵、横缝相对应,但不宜骑缝布设

D.对于规模较大的溢洪道宜优先选用在边墙地基或泄槽底板下设置一条或多条纵向集水廊道的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溢洪道地基的排水设施应能有效排泄通过建筑物地基、岸坡及衬砌接缝的渗水,充分降低渗透压力,其布设应符合《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 中第5.4.2条的要求,并遵循下列(  )原则。

A.以排水廊道或集水沟(管)为主导,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各部位(如控制段、泄槽)地基的渗水可分段分级导引至集水廊道或集水沟(管)

B.排水系统出口应能顺利地将渗水排出

C.应考虑防止排水失效的措施,设置必要的检测设施

D.当必须降低地基内承压水的作用时,应选择适宜的位置设置减压排水孔或减压井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溢洪道地基防渗和排水设施的布设应满足下列(  )要求。

A.减少堰基的渗漏和绕渗

B.防止在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岩体裂隙软弱充填物及其他抗渗变形性能差的地基中产生渗透破坏

C.降低建筑物基底的扬压力,具有可靠的连续性和足够的耐久性

D.防渗帷幕不得设置在建筑物底面的拉力区;在严寒地区,排水设施应防止冰冻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溢洪道消力池护坦应进行抗浮稳定复核。护坦抗浮稳定应按下列(  )情况分别计算。

A.宣泄溢洪道校核洪水流量

B.宣泄消能防冲的设计洪水流量或小于该流量的控制流量

C.宣泄消能防冲的校核洪水流量

D.消力池排水检修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溢洪道容易发生空蚀的部位和区域,可采用下列(  )防空蚀措施。

A.选择合理的体型

B.控制水流边界壁面的局部不平整度,包括混凝土施工中留下的接缝错台、模板印痕、钢筋头、混凝土表面的凸凹不平及其他突体、跌坎等。其标准可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 附录A.6.4执行

C.当流速超过30~35m/s时应设置掺气减蚀设施,其布置要求及水力设计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 附录A.6.5~A.6.8执行

D.选择合理的运行方式,采用抗蚀性能好的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溢洪道设计中,应重视溢洪道下列(  )部位和区域的防空蚀设计。

A.闸墩、门槽、溢流面、平面收缩(扩散)段、平面弯曲段、陡坡变坡处、反弧段及其下游段、水流边界突变处

B.异型鼻坎、分流墩、消力墩及趾墩处

C.水流空化数较大的部位

D.水流空化数较小的部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溢洪道采用底流消能时,底流消能防冲的水力设计,应满足下列(  )要求。

A.保证消力池内形成低淹没度稳定水跃,并应避免产生两侧回流

B.消力池宜采用等宽的矩形断面

C.护坦上是否设置辅助消能工,应结合运用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当跃前断面平均流速超过16~18m/s时,池内不宜设置趾墩、消力墩等辅助消能工

D.护坦上是否设置辅助消能工,应结合运用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当跃前断面平均流速超过18~20m/s时,池内不宜设置趾墩、消力墩等辅助消能工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