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我国“三农”问题当前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政策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A.分割关

我国“三农”问题当前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政策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

A.分割关系

B.统一关系

C.反哺关系

D.正哺关系

提问人:网友jiaoer234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我国“三农”问题当前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政策是以工促农、以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有资料显示,我国当前“三农”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请你依据所学的知识,论述我
国“三农”建设存在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是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组材料:材料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

以下是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国际经验分析,工农业发展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工业化初期的以农补工阶段,工业化中期的工农业平等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的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1000美元、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下降到20%以下、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下降到40%以下时,经济发展即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200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900美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4.5%,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已降到50%以下。这表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打破,步入工业、农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统计显示,“九五”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开始明显增加,国家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加大了对农林水力尤其是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1998年—2001年,国家累计安排农口国债资金1897亿元,占同期国债投资总规模的28.7%,加上中央预算内农业基本投资,五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农业建设投资2547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总量最多的时期。从今年开始,中央又明确要求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支出的主要部分用于农村。

摘自《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倾向“三农”》,新华网,2003年4月28日

材料2

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这也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这些农民到哪里去,就不只是农业和农村内部的事情了,它涉及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因此没有一个宏大的战略眼光,没有一个巨型的系统工程,是无法解读和驾驭这件事情的。

摘自《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0月27日

材料3

当前,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推进速度是快还是慢,成果是大还是小,关系到“三农”问题、城乡就业问题的解决和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在这一进程中,各地的城镇化政策、措施和工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否充分考虑了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转产和失地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生活保障,处理好城镇的发展和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的关系,使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而最终体现推进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这个城镇化宗旨,这是衡量我们工作好不好,正确不正确的客观标准。

摘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经济日报》2003年9月15日

请回答:

(1)材料1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者就业人口比重都已经下降,为什么国家还要增加支农资金、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投入?

(2)如何理解材料2所说的“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3)联系材料3说明当前应当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三农”问题本质是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均衡的问题,当前,我国乡村面临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突出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本讲,我国应当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A.补齐城镇发展的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B.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C.稳住发展基本盘,守好经济基础

D.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看“三农”

E.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三农是什么

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A.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B.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C.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D.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的,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三农”问题具体是指哪三方面的问题?()

A.农业问题 农民问题 农生问题

B.农业问题 农民问题 农村问题

C.农业问题 税费改革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

D.农民问题 农村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当前的宏观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历一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后,CPI与PPI均出现回落,社会从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中逐渐步出,并将进入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下一个阶段;二是人民币正经历自2005年7月以来的第二波升值期,但从长期看,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仍将持续;三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因素在未来将有所降低,而国内消费因素将有所增加;四是我国将深化产业升级转型,新型产业及 新能源将不断涌现。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以下问题有基本的了解:()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产业发展有和影响?对百姓的生活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做好()工作。

A.“三农”

B.农牧业产业化

C.“三农三牧”

D.农牧民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