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中国古代关于德与刑的关系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西周时期确立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以此为指导,道德教化与刑罚处罚结合,形成了当时“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

B.秦朝推行法家主张,但并不排斥礼,也强调“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C.唐律“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实现了礼与律的有机统一,成为了中华法系的代表

D.宋朝以后,理学强调礼和律对治理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不可偏废”

提问人:网友zdkzdk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0%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0%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0%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5.***.***.17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1.***.***.2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4.***.***.7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8.***.***.4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3.***.***.14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80.***.***.17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40.***.***.17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8.***.***.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7.***.***.154]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中国古代关于德与刑的关系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正确论述是:关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正确论述是:

A.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阶层的基本政治观点

B.在西周政治生活、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实际的指导作用

C.该思想是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D.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统治阶层在政治上的成熟

E.西汉中期以后,该思想被儒家学派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思想与方针,成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法律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德刑关系中,首先重视道德的作用

B.提倡圣君党政,施行王道,为政以德,以德服人,以德去刑

C.德治与礼治直接相关联,礼治是德治的具体化

D.古代的德治是人治的一种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礼、法、刑、律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西周时期强调“出礼入刑”,“德主刑辅”,礼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贵族官僚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礼刑适用并不平等

B.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扩充律的内容,废除了“有差等”的“礼”与“刑”的关系,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C.唐朝时期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法律统治“一准乎礼”,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缚作用,使得“礼”优先于“法”,成为了当时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

D.明朝时期实行‘明刑弼教”,沿袭了“德主刑辅”的思想、,强调角教化的手段来平息社会的动乱,使得百姓知悉刑的威严,实现社会的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礼、法、刑、律之 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西周时期强调“出礼入刑”,“德主刑 辅”,礼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贵族官僚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礼刑适用并不平等

B.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扩充律的内容, 废除了“有差等”的“礼”与“刑”的关系,强调 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C.唐朝时期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法 律统治“一准乎礼”,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 缚作用,使得“礼”优先于“法”,成为了当时调 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

D.明朝时期实行“明刑弼教”,沿袭了“德 主刑辅”的思想,强调用教化的手段来平息 会的动乱,使得百姓知悉刑的威严.实现社会的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礼、法、刑、律之间关系的表述,选项正确的有:

A.西周时期强调“出礼入刑”、“德主刑辅”,礼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贵族官僚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礼刑适用并不平等

B.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扩充律的内容,废除了“有差等”的“礼”与“刑”的关系,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C.唐朝时期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法律统治“一准乎礼”,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缚作用,使得“礼”优先于“法”成为了当时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

D.明朝时期实行“明刑弼教”,沿袭了“德主刑辅”的思想,强调用教化的手段来平息社会的动乱,使得百姓知悉刑的威严,实现社会的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礼、法、刑、律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西周时期强调“出礼入刑”,“德主刑辅”,礼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贵族官僚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礼刑适用并不平等

B.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扩充律的内容,废除了“有差等”的“礼”与“刑”的关系,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C.唐朝时期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法律统治“一准乎礼”,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缚作用,使得“礼”优先于“法”,成为了当时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

D.明朝时期实行‘明刑弼教”,沿袭了“德主刑辅”的思想、,强调角教化的手段来平息社会的动乱,使得百姓知悉刑的威严,实现社会的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汉朝的德刑关系理论体现为?

A.明德慎罚

B.为政以德

C.德主刑辅

D.明刑弼教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活动史,选择一个教育理论,讨论你对教育的理解。 要求:有观点,有自己的理解
33.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活动史,选择一个教育理论,讨论你对教育的理解。 要求:有观点,有自己的理解,字数不少于600字。 注: 1. 关于教育活动史,可以是自己从幼儿园教育到当前的学校教育过程。也可以是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也可以你所经历的课堂教育史,班级大小史,所接触的教师教育观念史等等。 2.关于教育理论,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教育理论,如,教育的概念与教育观、教育对人的发展、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文化、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活动课程、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教育的方法、形成性教学评价、教育研究等等。同学们可择一进行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礼法结合”为中国古代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礼法结合”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

B.夏商时代的法律制度明显受到神权观念的影响

C.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策略

D.清末修律使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没有受到冲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关于中国古代法家法治观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A.法家主张以法为本,垂法而治

B.法家主张以刑去刑,严刑峻法

C.“一刑”主张即现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法家赞同“德主刑辅”论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