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语文老师应该结合所学文本,对其文体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课件上出示的关于文体的有关常识,其中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

C.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D.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提问人:网友luzenglin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的阅读要…”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理念作出了明确规定,下列理解不恰当的是()。

A.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B. 语文课程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D.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但不可跨学科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

B. 阅读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系统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C.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

D. 对阅读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下理解不恰当的是()。

A.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B.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

C. 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D.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设f(x)=|x(1一x)|,则()。

A.x=0是f(x)的极值点,但(0,0)不是曲线y=f(x)的拐点

B.x=0不是f(x)的极值点,但(0,0)是曲线y=f(x)的拐点

C.x=0是f(x)的极值点,且(0,0)是曲线y=f(x)的拐点

D.x=0不是f(x)的极值点,(0,0)也不是曲线y=f(x)的拐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画家,不属于明代“吴门四家”的是()。

A.沈周

B.唐寅

C.吴伟

D.仇英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名家美术作品图片。此法的意图是()。

A.增强学生语言评述能力

B.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

C.激发学生对收藏的热爱

D.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教师将七年级《鸟语花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使用毛笔、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出墨色层次。”此教学目标所属维度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认知与体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当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监视

C.元认知调节

D.元认知体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一个学生学过《桃花源记》后问老师:“‘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若’都是好像的意思吗?如果是,那是否重复了?这个问题课本上没有注释,教学参考书里也没有给答案,教师便动员学生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后来一个学生借助老版《辞海》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仿佛,视不是也。《字林》:仿佛,见不审也。”有个学生补充说:“见不审,就是看不清楚的意思,这一句可译为看不清楚,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老师让这两位同学上台向大家解释了这个问题,并且鼓励了他们这种积极探究的精神。对上述教学案例,以下评价不正确的是()。

A.查阅《辞海》等工具书已经超出了中学生的能力范畴,该教师不应该把这么难的问题抛给学生

B.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过程,它往往要经历一个无疑一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探索,这样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

C.在查询探究中,学生可以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D.教师的处理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