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下列句子均有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试改正并指出各属于哪种成分搭配不当。 (1)他们一直遭到了和将要遭到了人

下列句子均有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试改正并指出各属于哪种成分搭配不当。

(1)他们一直遭到了和将要遭到了人们的憎恶、咒骂;咒骂之不足,人们还通过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对他们进行了不遗余力的鞭挞。

(2)所以,树立远大理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现在,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插着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

(4)老师问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许,慢慢地踱到我身旁。

(5)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都是由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组成的。

(6)这次抗洪救灾,普通群众表现出十分可贵的舍己为人的英雄气概,被中央慰问团誉为“抗洪八勇士”就是以这种英雄气概谱写的一曲凯歌。

(7)为适应改造老专业、建设和发展新专业的要求,我校要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8)这次在工厂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9)这件事振奋人们为夺取更大的胜利而充满信心。

(10)宣传动员市区居民不要饲养鸡鸭,不要随地吐痰,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提问人:网友anonymity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下列句子均有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试改正并指出各属于哪种成分搭…”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用“对”的句子,有些句子不能换用“对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搭配不当的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常驻...
下列句子中,没有搭配不当的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常驻联合会代表发言时铿锵有力的声音,至今还在全体与会国家的代表当中广泛流传。
B.陈奂生在火车站感受到了人头攒动的盛大场面和浓郁的节日气氛。
C.中国人权状况的根本性好转,既在于维护人权法规的建立完善,又在于广大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争取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的提高。
D.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十年来已考上60多位大学生,这里真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搭配是否得当?如果搭配不当,请说明理由。

(1)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2)在最近三年中,这个厂的年钢产量,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大幅度地向前发展。

(3)这几年,这个地区的可耕种土地的质量因为使用了合理的耕作方法而得以改观。

(4)在省长的领导下,那个地区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和一小撮犯罪分子的破坏,都被克服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每组句子的两种说法都正确吗?说明理由。

(1)a游记中关于蝴蝶会是他根据别人的叙述写下来的。

b游记中关于蝴蝶会的盛况是他根据别人的叙述写下来的。

(2)a在我们进行研究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地方的问题的确很严重。

b在我们进行研究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个地方的问题的确很严重。

(3)a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态的经验教训,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的思想,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b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态的经验教训,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4)a担任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b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搭配是否得当?如果搭配不当,请说明理由。

(1)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2)在最近三年中,这个厂的年钢产量,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大幅度地向前发展。

(3)这几年,这个地区的可耕种土地的质量因为使用了合理的耕作方法而得以改观。

(4)在省长的领导下,那个地区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和一小撮犯罪分子的破坏,都被克服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用句式变换的方法使下列有歧义的句子含义明确。

(1)他的字写得好。

(2)他们能考虑安排这些事情。

(3)他在火车上写字。

(4)对面山上架着炮。

(5)她是去年生的小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将下列句子变换成另一种格式的句子。

(1)风浪会随时吞噬掉风浪中行船的人。

(2)战火把这个村的树木都烧尽了。

(3)蓝天上飞着几只云雀。

(4)万绿丛中闪耀着赭红色屋顶和鹅黄色屋顶。

(5)这根绳子曾经晾过孩子们的衣服。

(6)窗外响起了鸟儿们唧唧喳喳的啼叫声。

(7)你认识刚才进去的那个人?

(8)谁都能估价出诚实和忠厚的分量。

(9)姑娘们的眼睛都熬红了。

(10)我没有听到过这个故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句子的各个成分处于通常位置上的是常式句,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用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是变式句。下列各句都是常式旬,请写出它们的变式句。

(1)那些可诅咒的岁月都过去了。

(2)这里的空气好新鲜啊!

(3)你这件衣服贵不贵?

(4)你们怎么啦?

(5)我不认得一个人。

(6)我到过上海,也到过广州,还到过几个大城市。

(7)山上没有一户人家。

(8)对面来了一大群气势汹汹的人。

(9)房后河边上有许多好看的红的、黄的、白的石子儿。

(10)我们曾经抵制过那些色情的和暴力描写的坏作品。

(11)一斤猪肉八块钱。

(1g)他慢慢地、羞怯地走上了领奖台。

(13)这个演员演得多逼真啊!

(14)许多外国朋友从伦敦,从巴黎,从纽约,从世界各地来到桂林游览。

(15)她想把那段痛苦的经历永远地忘掉。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全句修饰语中,常见的有“在……中(上、下)”的形式,这些是用来表示空间和时间的,但也有引申的用法。请分别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