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jíjí。急迫;急忙)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的局面。为此,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强兵富国的运动。关于这场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1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jíjí。急迫;急忙)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的局面。为此,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强兵富国的运动。关于这场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3-10-28
参考答案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1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jíjí。急迫…”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机器制造一事,为今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奏折》)据此对洋务派和洋务运动作出的正确评价是:①维持封建统治,摆脱内外危机②认识到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重要③顺应了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④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注重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近代工业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洋务运动时期,奕诉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洋务运动时期,奕诉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中国道无熟悉夕卜.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洋务派在‘‘求强,,的实跋活动中由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左宗棠提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后人评价,其求富举措尚有可嘉,其自强之道实属可训,其失败结局令人可悲。

——摘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

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任湖广总督期间,先后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提议废止科举,推行学校制,次年,在中国经历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至此由清政府宣布废止。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任湖广总督期间。先后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提议废止科举,推行学校制,次年,在中国经历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至此由清政府宣布废止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李鸿章办外交》提到曾纪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

A.中国文化的鄙陋

B. 中国文化的独特

C. 中国亟待现代性

D. 外国亟待学习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李鸿章办外交》提到曾纪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

A.中国文化的鄙陋

B.中国文化的独特

C.中国亟待现代性

D.外国亟待学习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诱因是()。

A.中日两国所派兵力存在巨大悬殊

B.1882年《济物浦条约》中指出,朝鲜如果遇见危险时,日本有权利出兵

C.1884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曾达成默契,若中国出兵朝鲜将通过外交渠道知会日本

D.1894年,日本政府正处于内部矛盾多发时期,无暇顾及朝鲜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 “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 “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1879年,李鸿章筹建的开平矿务局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煤,产量逐年增长。1882年输入天津的洋煤为5400吨,到1886年便减至301吨。这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

A.促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有力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解决了军用企业的财政困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历史过程。(2)课文摘录: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这就是说,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试题开始]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