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提问人:网友孙青青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D,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C,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D,占比10%
  • · 有1位网友选择 BC,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C
[124.***.***.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D
[82.***.***.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D
[82.***.***.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D
[2.***.***.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1.***.***.19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2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D
[136.***.***.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C
[203.***.***.22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D
[152.***.***.19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C
[169.***.***.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C
[124.***.***.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D
[82.***.***.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D
[2.***.***.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1.***.***.19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2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D
[136.***.***.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C
[203.***.***.22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D
[152.***.***.199]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志士仁人,”接句为:()

A.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 无求生以成仁,有杀身以害仁

C. 有求生以害仁,无杀身以成仁

D. 有求生以成仁,无杀身以害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哪句话体现了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翻译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

若不阙秦的阙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为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也,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变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庄子》: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以:______;间:______;恢恢乎:______;游:______;是以: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卷石底以出的以是什么意思
卷石底以出的以的意思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石潭记

此题出自2015年湖南娄底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用“青树翠蔓”,写潭四周树木的色彩,“青”“翠”都有“绿”的意思,有重复啰嗦之嫌。

B.选文第③段巧妙设喻,写了小石潭源头远、岸势曲折的特点。

C.选文第④段描绘了小石潭寂静寥落的环境,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其遭贬后忧伤心情的流露。

D.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卷石底以出的以的意思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石潭记

此题出自2015年湖南娄底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用“青树翠蔓”,写潭四周树木的色彩,“青”“翠”都有“绿”的意思,有重复啰嗦之嫌。

B.选文第③段巧妙设喻,写了小石潭源头远、岸势曲折的特点。

C.选文第④段描绘了小石潭寂静寥落的环境,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其遭贬后忧伤心情的流露。

D.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俯身倾耳以请的以是什么意思

此题出自2015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梧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 言行一致B.或遇其叱咄∥ 不可或缺

C.未尝稍降辞色 ∥ 不辞辛苦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仔细阅读以下几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七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五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六十七章)以上材料显示出老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A.一方面统治者要清静无为,另一方面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使民“无知无欲”

B.民本主义,主张实施“仁政”

C.绝对尊君,强化独裁

D.强调以法治国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