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出自:()。

A.《论语·卫灵公》

B.《学而》

C.《述而》

D.《雍也》

提问人:网友曾深鑫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2.22%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2.22%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2.22%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17.***.***.19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16.***.***.17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47.***.***.2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6.***.***.21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0.***.***.12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53.***.***.21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72.***.***.19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8.***.***.38]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出自:( )

A、《论语·卫灵公》

B、《学而》

C、《述而》

D、《雍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笃”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判断题】“慥慥者,虽勉不敢缓之意,犹言汲汲耳”中“慥慥”的含义仅指言行一致、笃实诚恳的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语段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

孔子日:“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为殃。是谓小康。”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大同”社会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

??文中“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久婴笃疾,躯半不仁"中,"不仁"之义为()

A、没有仁德

B、麻木没有感觉

C、不亲合

D、不能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荀子认识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即小到做人,大到治国,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为依据。
A、仁义

B、义利

C、礼法

D、礼义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