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吉林省政府于()向黑龙江省进行了通报A.2005年11月13日B.2005年11月16日C.2

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吉林省政府于()向黑龙江省进行了通报

A.2005年11月13日

B.2005年11月16日

C.2005年11月18日

D.2005年11月20日

提问人:网友oldhen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吉林省政府于()向黑龙江省进行了通报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截...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爆炸导致松花江江面上产生一条长达80公里的污染带,主要由苯和硝基苯组成。污染带通过哈尔滨市,该市经历长达五天的停水,是一起工业灾难。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要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检修”。此后市民怀疑停水与地震有关出现抢购。同年11月22日,哈尔滨市政府连续发布2个公告,证实上游化工厂爆炸导致了松花江水污染,动员居民储水。同年1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俄罗斯对松花江水污染对中俄界河黑龙江(俄方称阿穆尔河)造成的影响表示关注。中国向俄道歉,并提供援助以帮助其应对污染。新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2006年1月7日要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规划到省、任务到省、目标到省、资金到省、责任到省,确保沿江群众吃上干净水。2005年11月底,国家环保总局称,这次污染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是吉化公司双苯厂。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这起事件提出辞职,2005年12月初,国务院同意他辞去局长职务,任命周生贤为局长。吉化公司双苯厂厂长申东明、苯胺二车间主任王芳、吉林石化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力,先后于2005年11月底~同年12月初被责令停职,接受事故调查。 问题:请拓展阅读,并回答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污染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事故中蕴含的工程伦理问题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还从省长基金中拨出()专款用于事故应急A.100万元B.500万元C.1000

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还从省长基金中拨出()专款用于事故应急

A.100万元

B.500万元

C.1000万元

D.200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后松花江水环境受到污染,事故产生的主要污
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为了尽快了解松花江水体中这些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和程度,要将采样点设在

A.污染源上游

B.污染源下游

C.污染源对岸的岸边处

D.排放污染源处

E.河流中任意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一工厂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其主要的污染物质是A.苯系化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一工厂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其主要的污染物质是

A.苯系化合物

B.酚类

C.镉

D.氰化物

E.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日,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该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六是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

A.抽检制度

B.监督制度

C.审批制度

D.代管制度

E.审查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该水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A.黑龙江

B.鸭绿江

C.海河

D.松花江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材料一:某地发生了一个灾难性突发事件,媒体采访当地一个领导干部,这位领导作了五分钟左右的回答。
主要在讲当地领导是如何如何重视,措施是如何如何有力等。经媒体报道公布后,公众大为不满,说这位负责人只顾拍马屁,逢迎上意,报道不实。

材料二: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人松花江,最高检测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8倍。随着下泻的减缓,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松花江沿岸的大城市哈尔滨、佳木斯,以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的沿江俄罗斯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等面临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这是我国首例城市生态危机事件,并殃及外国。我国传媒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14—18日,这四家媒体的报道限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本身;第二阶段11月19—21日,因为没有新的新闻源,四家媒体处于共同的沉默期,其中《吉林日报》的沉默持续到11月23日;11月22._28日为第三阶段,三家媒体的报道对象由吉林转向哈尔滨,关注哈尔滨宣布四天停水的事件,并逐渐与吉林的爆炸联系起来。《吉林日报》在这一阶段报道主题是吉林的环保和支援哈尔滨的情况。12月3日公布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后,报道进人第四个阶段,关于松花江污染段的流向和沿途的防范情况逐日公布,信息基本公开化。

问题:

评论政府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以下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属于典型重金属污染的是

A.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约100吨苯、苯胺、硝基苯流入松花江

B.2006年2月,华北淡水湖白洋淀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9.6万亩水域全部污染

C.2006年9月,湖南省岳阳县3家化工厂排放高浓度含砷污水进入新墙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影响

D.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与上游的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引起下游鱼虾死亡,居民引用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005年吉化“11.13”双苯厂爆炸事故,造成____污染。

A、松花江

B、牡丹江

C、黄浦江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