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学记》有云: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身心发展过程存在()现象

A.依恋期

B.关键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提问人:网友lixin080108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A,占比6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34.***.***.16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30.***.***.1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42.***.***.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28.***.***.2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1.***.***.1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0.***.***.12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71.***.***.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7.***.***.166]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学记》有云: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学记》云: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犹豫原则 时间原则 谦逊原则 团结互助原则

B.犹豫原则 时间原则 循序原则 学习观摩原则

C.预防原则 及时原则 谦逊原则 团结互助原则

D.预防原则 及时原则 循序原则 学习观摩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学记》是()的经典之作。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学记》中指出: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学记的教育思想
下列反映出《学记》教育思想的是( )。

A、“禁于未发之谓预”

B、“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C、“君子之教,喻也”

D、“学思力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学记》中提出的教育过程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下列句子中表达了循序渐进思想的词语是()
A.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礼记.学记》中提出“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说明学前教育对()。
A、文化发展具有影响

B、人口发展具有影响

C、政治发展具有影响

D、经济发展具有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注]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 ”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

A.“冠”,指刚成年,也指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通判”是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D.“阙”是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这里借指宫廷。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