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文集中哪一个是秦朝丞相李斯的代表作是()。

A.《谏逐客书》

B. 《秋风辞》

C. 《春秋繁露》

D. 《书经直解》

提问人:网友shuaiwu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A,占比6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1.***.***.17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1.***.***.16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8.***.***.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6.***.***.18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2.***.***.20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35.***.***.1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38.***.***.5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6.***.***.70]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下列文集中哪一个是秦朝丞相李斯的代表作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据史书记载,秦朝皇帝玉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本质上反映了()。

A. 上供玉玺,臣子谄媚

B.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D.皇权至上,丞相左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秦朝丞相李斯是下列哪个学派的推崇者?()

A.兵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秦朝李斯最后官至()。

A.丞相

B.廷尉

C.食客

D.刀刻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李斯在秦朝官至()。

A.廷尉

B.食客

C.刀刻吏

D.丞相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有可能发生的是:A.秦朝丞相李斯用行书在竹简上奋笔疾书B.孔子出游时碰到两小儿在放纸风筝C.

下列有可能发生的是:

A.秦朝丞相李斯用行书在竹简上奋笔疾书

B.孔子出游时碰到两小儿在放纸风筝

C.明朝名臣于谦训练士兵使用火器

D.音乐天才莫扎特用留声机播放自己的谱曲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秦代丞相李斯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实质是:()

A.秦始皇个性暴虐

B.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C.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D.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如秦朝丞相王绾、御史大夫李斯等上书建议用最尊贵的“泰皇”为帝号也要称“臣等昧死上尊号”。这表达了()

A.臣子张扬道义的抗争精神

B.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

C.对无道君主的恐惧和懦弱

D.古人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A.国家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B.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1、下列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哪一个是错误的?

A.关汉卿《窦娥冤》

B.马致远《汉宫秋》

C.郑光祖《倩女离魂》

D.汤显祖《牡丹亭》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以下哪件事不体现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的道理:

A.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灭了六国,是法家理论的成功。

B.秦灭了强盛的六国, 却被陈胜吴广发动的起义推翻了。

C.法家的理论让秦国由弱变强,一统天下,却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D.李斯功劳很大,官居极品。最后却被腰斩。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