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一) 【材料一】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包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但是,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社会上蕴藏着特别旺盛的教育需求,办学条件及财政投入却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存量劳动力文化程度差距依然很大,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明显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 【材料二】 200 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l 8 1亿元,免除全国近l.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 7年5月1 6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工作问题也进行了明确规定,解除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 下列不属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和措施的是()。

A.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B.坚持教育的适当营利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

C.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D.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提问人:网友farlovelml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0%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0%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0.***.***.10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8.***.***.20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0.***.***.1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3.***.***.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2.***.***.19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96.***.***.9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71.***.***.1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6.***.***.9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36.***.***.16]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一) 【材料一】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材料一: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包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社会上蕴藏着特别旺盛的教育需求,办学条件及财政投入却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存量劳动力文化程度差距依然很大,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明显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来源:十七大报告解读材料二: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5月16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工作问题也进行了明确规定,解除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来源:新华网下列属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和措施的是()。

A.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B.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

C.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D.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材料1】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包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但是,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社会上蕴藏着特别旺盛的教育需求,办学条件及财政投入却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存量劳动力文化程度差距依然很大,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我国教育公平 的整体状况明显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 —十七大报告解读 【材料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l81亿元,免除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 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5月16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工作问题也进行了明确规定,解除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 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 ——新华网 根据资料回答第下列各题。 下列属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和措施的包括()。

A.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B.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

C. 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D.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教育公平的援引是什么、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的起学。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教育】 材料一 北京大学,出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依据材料四,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材料(二)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盘受挫。

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谈我国坚持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绝对公平。()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绝对公平。()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绝对公平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材料一】2012年合肥市省示范高中学校的统招线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市区公办普通高
中全面取消择校生,而原有的招生规模不变。对于合肥市区的考生来说,择校将成为历史,高中择校费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一政策将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分不够,钱来凑”的现象成为历史。以2011年合肥一、六、八联招为例,1140个择校生要择校费。动辄几万的择校费,对普通的工薪阶层不是小数字,很多学生被迫选择放弃,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最终这1140个指标,往往被分数不够,却又在“三限”范围内的经济宽裕的学生占有,择校生成了“拼爹”招生。今年,再想“交钱上示范校”的几率为零,贫困学生不再有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教育的阳光。 择校费是学校一笔可观的收入,在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对改善办学条件意义很大。取消择校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生均综合经费的拨付数,把学校从筹资压力中解放出来,让校长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学校教育涉及家家户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阳光,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中关于保送生的调查湿示,农业户口学生中,获保送资格的比例为0.3%;非农户口学生中,有0.8%能获得保送资格,高于农业户口。除户口外,保送生中,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则是农村学生的11.1倍。这个新闻直指中国教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与两个二元概念有关,一是城市、农村,一是高层、底层。前者是身份差距,后者是阶层差距。 从宏观意义上说,城乡教育差距是城乡差距在教育问题上的体现。鉴于城乡差距的存在是较长时间内的一个客观现实,指望城乡教育差距的迅速消弭并不现实。但追求教育公平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教育问题不应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近些年来,教育机会的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总量增长并不意味着分配的公平。鉴于教育机会的不能公平获取,刻苦学习的寒门少年大多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因为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的发展空间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事实上,所谓打通底层民众向上流动的通道,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借助教育。教育的公平,是实现一个社会良性流动的必要前提。如果缺少教育的公平,个体命运的改变将变得更为艰难,阶层固化现象也将更为明显。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打击教育腐败、纠正教育界的乱象,都是追求实现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请你根据对“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800字左右。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
变化。过去,过年是穿新衣、吃饱饭,而现在年味淡了,过年的感觉正在逐渐消失。材料二:广州环市路上,全国各地风味的菜馆一字排开,广州市民不出城便尝遍全国风味。材料三:超市的兴起为市民购买食品提供了方便,各种洗切好的净菜、熟食、冷冻食品、休闲食品备受上班族青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做到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材料二某大城市郊区的一个小村庄,村民们原本种菜为生,虽谈不上富裕,但小村宁静祥和。前几年,村民们因拆迁补偿而富起来后,村里的祥和被打破了,不少人终日无所事事,有的靠打麻将度日,有的甚至染上了毒瘾,村里的矛盾也多了。有人对此很困惑:财富,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福还是祸?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解答材料二中此人的困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为保持一国基尼系数良好,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有:

A.初次分配注重经济效率,并关注分配公平

B.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C.实施教育机会均等政策,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与能力。

D.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