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的意思是()

A.君子不是容器

B.君子不重视专门技艺

C.君子不关心具体技艺

D.君子不局限于具体技艺

提问人:网友lqlq2018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A,占比50%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0%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0%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80.***.***.2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8.***.***.2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08.***.***.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0.***.***.8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9.***.***.11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8.***.***.22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6.***.***.18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15.***.***.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5.***.***.5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71.***.***.254]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的意思是()A.君子不…”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选自()。

A.《论语·子路》

B.《论语·学而》

C.《论语·为政》

D.《论语·颜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篇第二》)孔子的意思是君子()

A.行先于言

B.言先于行

C.言行一致

D.知行合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讲的是孔子的以下为政思想

A.道德教化

B.德主刑辅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弦歌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论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A.为政以德

B.阳货

C.先进

D.八佾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本语段出于()。

A.《论语·为政》

B. 《论语·里仁》

C. 《论语·季氏》

D. 《论语·子路》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句话出自()?

A.《论语·为政》

B.《论语·述而》

C.《论语·学而》

D.《论语·颜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论语》十则,回答问题。(其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阅读《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其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其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其三)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其四)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其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其六)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其七)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其八)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其九)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其十)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问题:

(1)简要概括上述十则材料的主题。

(2)以六年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其中的“无违”是指()

A.不违背父母意志

B.愚孝

C.愚忠

D.礼待父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治长篇第五》),其中的“器”的意思是()

A.有用之材

B.祭祀用的玉器

C.不才

D.君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