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本语段出于()。

A.《论语·为政》

B. 《论语·里仁》

C. 《论语·季氏》

D. 《论语·子路》

提问人:网友chengyichen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3.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7.***.***.15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6.***.***.23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3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0.***.***.2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7.***.***.1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32.***.***.16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36.***.***.10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7.***.***.23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69.***.***.28]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文中“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中的“颛臾”和“费”分别指的是()。

A.人名、国名

B. 国名、人名

C. 地名、国名

D. 国名、地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文中“既来之,则安之”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他们来了,就让他们安居下来

B. 已经来了,他们就安居下来

C. 他们已经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居下来

D. 已经使他们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居下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与冉有的这段对话展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A.春秋初期的鲁国

B. 春秋初期的卫国

C. 春秋末期的鲁国

D. 春秋末期的卫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1) 在这段文字中,冯谖这个人物显示的性格特征有()

A.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B.老谋深算,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C.深谋远虑、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D.老谋深算,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2) 文中 “何市而反、怪其疾”两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按序是()

A.从哪个城市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

B.买什么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C.从哪个城市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D.买什么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其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赋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

A.春秋初期

B.春秋中期

C.战国初期

D.战国中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这段文字中“满招损,谦受益”句引自()

A.《诗经》

B. 《论语》

C. 《尚书》

D. 《中庸》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作为论据的性质和论证方法是()

A.名人名言、类比论证

B.事实论据、类比论证

C.名人名言、对比论证

D.事实论据、对比论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作为论据的性质和论证方法是()。

A.名人名言、类比论证

B. 事实论据、类比论证

C. 名人名言、对比论证

D. 事实论据、对比论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其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赋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

A.以法治国

B.以忠治国

C.以孝治国

D.以德治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其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赋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这段文字叙述的故事发生在()

A.春秋初期

B.春秋中期

C.战国初期

D.战国中期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