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此处的“封狼居胥”的是汉朝哪一位将军?()

A.卫青

B.霍去病

C.李广

D.窦宪

提问人:网友zytt123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4.44%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2.22%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1.***.***.16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48.***.***.20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7.***.***.24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35.***.***.17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9.***.***.6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6.***.***.12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5.***.***.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1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123]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教学设计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课文介绍该课文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级45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1.具体赏析词上阙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依据。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出自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爱国情怀,虽已年高却仍不忘建功立业;同时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警告统治者不可轻率北伐。并借此表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不属于辛弃疾作品的是 。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B、《青玉案·元夕》

C、《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D、《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填充下文空缺的部分: 舞榭歌台, 。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B.文章结构匀称指的是部分(头尾主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主体中内容的主次详略的安排要恰当。

C.“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D.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学习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在品味语言阶段时,讲解廉颇忠心爱国、老当益壮的故事,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A. 应用文本语言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情感的源流

B. 讲解典故的由来,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叹服作者的妙笔生花

C. 品味语言从文字背后的内容出发,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主旨

D. 通过故事的讲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走进作者和作品的内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据《新唐书•地理志》等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全国各地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近300处,远远超过自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历代水利工程数量的总和。这反映了()
A、农业经济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土地制度改变

D、资本主义萌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