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认为 “天使人有欲”。

A.《论语》

B. 《吕氏春秋》

C. 《史记》

D. 《道德经》

提问人:网友yanweiwei55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6位网友选择 A,占比50%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16.67%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8.33%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1.***.***.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1.***.***.8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0.***.***.23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4.***.***.11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9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2.***.***.6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9.***.***.1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10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9.***.***.12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44.***.***.1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6.***.***.56]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认为 “天使人有欲”。A、 《论语》B、 《吕氏春秋》C…”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A.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B.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做。

C.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现上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其实内心很少 “仁”。

D.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怕做不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句子不属于《论语》的是()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句子中的“是”不作代词的有

A.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吕氏春秋·察传》)

B.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传》))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

D.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E.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氏春秋·察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属于《论语》中句子的有()

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D.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属于《论语》五则课文中句子的有()

A.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C.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默写《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至“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本语段出于()。

A.《论语·为政》

B. 《论语·里仁》

C. 《论语·季氏》

D. 《论语·子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哪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天道高于人道

C.为仁由己

D.“仁者,人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A.《论语》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

B.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

C.“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谈到自己虽然不聪敏,但请老师孔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