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学习古诗词章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诗词流派形成整体认识,把豪放派词人作为一类进行教学,以下教师列出的诗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一项是()。

A.苏轼

B. 范仲淹

C. 辛弃疾

D. 晏殊

提问人:网友yanjie2500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0%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0%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7.***.***.10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0.***.***.1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1.***.***.6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4.***.***.20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70.***.***.9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0.***.***.2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64.***.***.8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9.***.***.8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42.***.***.2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7.***.***.71]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在学习古诗词章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诗词流派形成整体认识,把…”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学习完李白的古诗《蜀道难》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李白其他运用夸张手法的诗词,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学生学习古诗时容易急于成诵,只重速度,节奏感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须熊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让学生掌握不同诗词的诵读节奏。下列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划分错误的是()

A.杜牧

B.许浑

C.贾岛

D.姚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二十四节气主题教育,以下哪些做法体现了学科融合与渗透?()

A、每个节气都流传有不少诗词歌赋、谚语、故事,语文教师会选取适合学生学龄段与教学时所处的时节相结合的相关诗词作为教学内容

B、融入书法教学中,书写与节气相关的七言古诗和五言古诗

C、与英语学科融合,让高段年级学生会用英语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英文二十四节气故事

D、在体育课程中渗透,由体育教师设计了二十四节气小篮球操,让学生在运动时都能感受节气魅力

E、充分利用校园的墙面与长廊,布置节气文化,处处散发节气文化的味道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学习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教师让学生再查找一些和这首词表意相同的描写月亮的诗词,以下几位同学的查找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时,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思考比较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文字资料印发),并在班级里踊跃发言。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一设计有利于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总结并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在比较中求同求异,开拓学生思维。

B.语文学习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引导。这一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景语皆情语"以及写作赏析文章的方法。

C.拓展延伸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运用能力,所以应该让学生去模仿作者的整体风格去写诗。

D.拓展环节综合了学生多种能力,体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学生学习古诗时容易急于成诵,只重速度,节奏感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让学
生掌握不同诗词的诵读节奏。下列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划分错误的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四言句)

B.客路/青山/外(五言句)

C.常记/溪亭/日暮(六言句)

D.此夜/曲中/闻折/柳(七言句)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以下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答题。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音
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教读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播放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教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从而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

B.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

C.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D.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教师在讲授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时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描写了旷远苍茫的边塞风光,并让学生从学习过的诗词中找出同样描写了边塞风光的诗句。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王之涣《凉州词》

B. 王之涣《登鹳雀楼》

C. 王翰《凉州词》

D. 王昌龄《出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学习《雨霖铃》时,教师先以排比句幽默吟诵,引出“以情带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然后小结:有人说,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落魄才子柳永哀怨缠绵的千古离歌。当然,这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畅游于诗词世界而忘归。对该结束语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拓展型结束语,目的是让学生喜爱、诵读柳词

B.结束语归纳出了柳词的特色及《雨霖铃》的词旨

C.从下阕的抒情手法自然过渡到结语中的柳词特色

D.力图通过柳词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诗词的热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化学教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SO2的化学性质,在课堂中准备进行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教师做演示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对新知识有直观感受

B.该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对演示实验也非常熟悉,但还是事先做了一遍实验

C.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方便,有些实验操作没有完全按照规范进行

D.该教师在演示实验之前告知学生要注意观察的实验现象并记录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