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男,14岁,因“皮肤紫癜5天”来诊。患者于2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5天前皮肤出现紫癜。查体:全身皮肤

紫癜,以四肢为重,浅表淋巴结、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正常,骨髓无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最先考虑的诊断是A、过敏性紫癜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肺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过敏性皮炎

对判断病情及选择治疗有帮助的检查是A、肾活检

B、肾上腺素试验

C、血小板功能

D、尿常规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发病机制应考虑为A、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

B、血小板收缩功能不良

C、凝血因子功能不良

D、血小板黏附功能不良

E、抗血小板抗体增多

首选的治疗是A、脾切除

B、糖皮质激素+环孢素

C、单用抗组胺药物

D、单用环磷酰胺

E、支持、对症治疗

提问人:网友mhshz1208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患者男,14岁,因“皮肤紫癜5天”来诊。患者于2周前患上呼吸…”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男,14岁,因“皮肤紫癜5天”来诊。患者于2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5天前皮肤出现紫癜。查体:全身皮肤紫癜,以四肢为重,浅表淋巴结、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正常,骨髓无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对判断病情及选择治疗有帮助的检查是()

A.肾活检

B.肾上腺素试验

C.血小板功能

D.尿常规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14岁,因“皮肤紫癜5天”来诊。患者于2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5天前皮肤出现紫癜。查体:全身皮肤紫癜,以四肢为重,浅表淋巴结、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正常,骨髓无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发病机制应考虑为()

A.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

B.血小板收缩功能不良

C.凝血因子功能不良

D.血小板黏附功能不良

E.抗血小板抗体增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78g/L,WBC3.0×109/L,PLT41×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诊的最佳方法是()

A.血常规

B.头颅MRI

C.体格检查

D.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

E.脑动脉造影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78g/L,WBC3.0×109/L,PLT41×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该患者头痛、恶心呕吐最可能是因为()

A.脑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供血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78g/L,WBC3.0×109/L,PLT41×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介入治疗

B.止痛治疗

C.溶栓治疗

D.鞘内注射药物

E.放脑脊液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78g/L,WBC3.0×109/L,PLT41×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介入治疗

B.止痛治疗

C.溶栓治疗

D.鞘内注射药物

E.放脑脊液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78g/L,WBC0×109/L,PLT41×109/
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该患者头痛、恶心呕吐最可能是因为

A.脑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供血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女,14岁。因“月经初潮出血量多1周”来诊;自幼有反复鼻出血史,需填塞后才能止血;轻微外伤后易出现皮肤紫癜;其母也有月经出血量多史。查体:意识清,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和淤点,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8×10 9 /L,血红蛋白78g/L,血小板215×10 9 /L;凝血检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雌激素类

B.孕激素类

C.肾上腺素类

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E.甲状腺类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者女,14岁,因“刺激性咳嗽3个月,痰少,头颈及躯干上部皮肤肿胀,并逐渐加重”来诊。胸部CT:前上纵隔占位,如图所示。

患者女,14岁,因“刺激性咳嗽3个月,痰少,头颈及躯干上部皮肤肿胀,并逐渐加重”来诊。胸部CT:前上

A.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男,56岁,因“消瘦、食欲减退及右上腹痛”来诊。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肝大,腹腔积液。实验室检查:AFP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CT:肝内巨大结节,约10cm×8cm。肝穿刺组织学:细胞呈小梁状排列,小梁之间为肝窦样血管,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肝细胞癌的组织学结构有()

A.小梁状

B.腺样

C.紫癜样

D.菊形团样

E.淋巴上皮瘤样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