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伤寒皮疹特点是

A.分批出现,分布于胸、腹部

B.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退色

C.直径2~4mm,多在10个以内

D.多在2~4天内消失

E.多在1周后消失

提问人:网友yxr001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2.22%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E,占比11.11%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9.***.***.3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194.***.***.10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9.***.***.2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87.***.***.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3.***.***.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35.***.***.1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0.***.***.6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1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6.***.***.19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伤寒皮疹特点是A、分批出现,分布于胸、腹部B、淡红色小斑丘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伤寒皮疹的特点有()

A. 多见于病程第7~13天

B. 直径2~4mm

C. 多在10个以上,分批出现

D. 多分布于胸腹部

E. 多在2~4天内消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伤寒皮疹(玫瑰疹)的特点是

A.淡红色小斑丘疹

B.压之褪色

C.发病即可见

D.多在2-4天内消失

E.遍布全身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典型流行性斑疹伤寒皮疹的主要特征有()

A. 多于第4~5病日开始出疹

B. B.1~2d内皮疹由躯干遍及全身,尤以面部为多

C. C.皮疹开始为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后转为暗红色,亦可为出血性皮疹

D. D.皮疹多于1周左右消退

E. E.常遗留有色素沉着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是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螺旋体

D、立克次体

E、结核分枝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肝性脑病产生机制有

A、血氨的储积

B、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

C、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D、肠道呈酸性环境

E、肠道呈碱性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有关变形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动力活泼

B、硫化氢阳性

C、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

D、脲酶阳性

E、葡萄糖酸盐阴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条件致病菌感染可发生在 ()

A、免疫功能缺陷

B、严重烧伤

C、慢性消耗性疾病

D、条件致病菌感染一定时期内大量存在

E、细菌的寄居部位发生改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质量保证包括

A、加样枪、热循环仪等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校准

B、实验室间比对及能力验证

C、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D、定量分析需要设置精确的外参照物或内参照物

E、避免污染,制定严格的防污染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预防肠热症的措施是

A、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B、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

C、使用DFT三联疫苗

D、使用伤寒、甲乙型副伤寒三联疫苗

E、常服用广谱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肠道菌的分离培养

B、罗-琴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C、吕氏血清培养基——白喉棒状杆菌培养

D、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流感嗜血杆菌培养

E、碱性蛋白胨水——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