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男性,结肠癌术后3年,查体发现肝脏多发转移灶,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A.经肝动脉B.经淋巴管C.直接蔓延

男性,结肠癌术后3年,查体发现肝脏多发转移灶,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

A.经肝动脉

B.经淋巴管

C.直接蔓延

D.经肝门静脉

E.经肝静脉

提问人:网友ningjing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男性,结肠癌术后3年,查体发现肝脏多发转移灶,最可能的转移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8次/分,脉
搏108次/分,血压96/65mmHg,右下腹似触及一包块,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白细胞9.2×10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 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6%。血CEA147.4μg/L,血αFP 5.1μg/L。大便OB()。对右下腹包块性质鉴别帮助不大的核医学检查方法是A、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Tc-抗CEA McAbRII

B、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Tc-Oct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C、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F-FDGPET显像

D、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F-FDGPET/CT显像

E、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Tc-MIBI显像

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Tc-抗CEAMcAb显像示右下腹局灶性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伴肝脏多发局灶性放射性异常浓聚影,上述征象提示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A、消化道炎症伴肝脏多发脓肿

B、消化道及肝脏结核

C、消化道炎症,肝癌伴肝内转移

D、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肝脏多发转移

E、肝癌伴肝内及右下腹转移

应用患者男性,72岁,消瘦2个月余,伴血便一周。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体温36.7℃,呼吸1F-FDGPET/CT进行结肠癌显像,其应用于A、肿瘤临床分期

B、结肠癌术后血CEA进行性升高疑有复发或转移

C、评价活检困难的肿块性质

D、疗效监测

E、上述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性,65岁,结肠癌术后3年。近3月来出现大便带鲜血,结肠镜检查未发现明确出血灶,行肠系膜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后,出现便血加重,腹痛,考虑原因为()

A.溃疡性结肠炎

B.克罗恩病

C.结肠癌术后复发

D.肛裂

E.缺血性肠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女陛,5O岁,诊断为升结肠癌,术前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未见肝脏及盆腔无转移。术后病理回报:升结肠癌,侵犯至浆膜外,结肠旁淋巴结2枚见转移,余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该患者的Dukes病理分期为()

A.A期

B.B期

C.C1

D.C2

E.D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病人男性,68岁,3年前因结肠癌手术治疗,近年来出现大便呈柏油样,大便潜血试验()。血液CEA25ng/ml,腹部CT发现肝脏左外叶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并且可以强化,下一步如何处理

A.切除左外叶

B.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

C.全身化学治疗

D.放射治疗

E.腹腔化疗

F.不应再作手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男性,46岁。长期酗酒,乏力、食欲减退3年余,查体发现肝脏肋下3cm,乳房增大,有轻度压痛,未触及
包块。引起乳房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乳腺炎

B、乳腺癌

C、肝硬化

D、乳腺小叶增生

E、甲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男性,42岁,体检时B超发现肝内多发实质占位性病变,无寒战、高热等症状,否认乙肝、肝硬化及血吸虫病史。查体:肝肋下未扪及,Hb105g/L,WBC5.3×109/L,血AFP6.1μg/L,CEA2.5μg/L,SCC-Ag121.5μg/L。血囊虫、弓形虫、血吸虫及绦虫抗体均阴性。18F-FDGPET/CT显像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

A.肝癌伴双肺及食管转移

B.肺癌伴肝脏及食管转移

C.食管癌伴双肺及肝脏转移

D.食管癌伴肝脏转移,双肺多发炎性肉芽肿

E.肝脏多发脓肿,食管炎,双肺多发炎性肉芽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男,70岁,因“右下腹及脐周隐痛伴消瘦3年,频发低热2个月”来诊。查体:锁骨上区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下腹可触及6cm×4cm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右侧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肿物穿透浆膜至肠壁外组织,区域淋巴结转移4/10,脉管(+),神经(+)。目前不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术后18个月出现肺内多发转移,给予FOLFOX方案化学
患者男,70岁,因“右下腹及脐周隐痛伴消瘦3年,频发低热2个月”来诊。查体:锁骨上区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下腹可触及6cm×4cm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右侧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肿物穿透浆膜至肠壁外组织,区域淋巴结转移4/10,脉管(),神经()。目前不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术后18个月出现肺内多发转移,给予FOLFOX方案化学

A.5-FU/LV方案

B.FOLFOX方案

C.XELOX方案

D.XELIRI方案+吉非替尼(易瑞沙)

E.5-FU/LV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

F.FOLF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哪种实验室检查最有诊断价值()

A.测定血清γ-谷氨酰胺转肽酶

B. 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

C. 甲胎蛋白测定

D. 血清胆红素

E. 乳酸脱氢酶和同工酶测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男性,50岁。肝区持续性钝痛2个月,疼痛可牵涉至右肩部,伴乏力,消瘦明显,食欲减退,有恶心、低热症状。查体发现右肋下可扪及肿大之肝脏,质地坚硬。下列实验室检查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测定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B.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

C.甲胎蛋白测定

D.测定SGPT和SGOT

E.乳酸脱氢酶和同工酶测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男性,46岁,肝区疼痛5个月,查体肝肋下2cm,有触痛,AFP>500mg/L,HB、sAg(),可诊断为()

A.肝囊肿

B.肝脏多发血管瘤

C.原发性肝癌

D.肝硬化

E.病毒性肝炎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