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上课时,老师带了一块矿石来,让甲、乙、丙三位学生辨认。甲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乙说:“这不是铁,而是铜。”丙说:“这不是铜,而是铁。”老师总结道:“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还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为真?()

A.这块矿石是锡

B. 这块矿石是铜

C. 这块矿石是铅

D. 这块矿石是铁

提问人:网友daphny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C,占比13.89%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11.11%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8.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8.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8.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8.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5.56%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5.56%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5.56%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5.56%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5.56%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5.56%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2.78%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2.78%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2.78%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8.***.***.19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5.***.***.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1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9.***.***.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8.***.***.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3.***.***.8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4.***.***.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5.***.***.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1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9.***.***.4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9.***.***.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8.***.***.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4.***.***.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3.***.***.8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9.***.***.4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8.***.***.19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33.***.***.19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38.***.***.14]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上课时,老师带了一块矿石来,让甲、乙、丙三位学生辨认。甲说:…”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上课时,老师带了一块矿石来,让甲、乙、丙三位学生辨认。甲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乙说:“这不是铁,而是铜。”丙说:“这不是铜,而是铁。”老师总结道:“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还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为真?()

A.这块矿石是锡

B. 这块矿石是铜

C. 这块矿石是铅

D. 这块矿石是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上课时,老师带了一块矿石来,让甲、乙、丙三位学生辨认。甲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乙说:“这不是铁,
而是铜。”丙说:“这不是铜,而是铁。”老师总结道:“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还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为真?()

A. 调解人不能有自己对争议双方矛盾的任何看法

B. 如果不能保持公正的姿态,就不能做一个好的调解人

C. 调解人要完全符合矛盾双方的意见,左右逢源

D. 如果调解人把自己的偏见公开化,争论时可以袒护一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描述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A.甲同学上课积极发言,有一次上课时举手抢答问题,没有答上来因此挨了老师批评,后来老师提问他就很少举手

B.乙同学很怕老师提问,后来他发现坐在教室后面老师就不会提问了,于是他以后就更多坐在教室后面

C.丙同学老师平时很少关注他,有一次上课说话老师点了他的名字,从此他上课就经常说话

D.丁同学喜欢上课看短视频,有一次笑出声来老师没收了他的手机,之后他就没再在课上看短视频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乙外出春游,甲带了4瓶饮料,乙带了相同的5瓶饮料。丙中途加入,三人平分了9瓶饮料,之后丙付给甲乙
9元钱让他们自行分配,按实际贡献甲乙分得钱的比例为:

A.4:5

B.1:3

C.1:2

D.2:7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行政案件中,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A.甲窜入居民黄某家盗窃,未盗得财物B.乙在超市扒窃

下列行政案件中,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甲窜入居民黄某家盗窃,未盗得财物

B.乙在超市扒窃一妇女现金20元

C.丙进入一工厂盗窃,身上带了一把匕首防身

D.丁窜入老师办公室盗窃900元现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乙和丙三人在某中学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化学和政治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已知每门课程只由甲、乙、丙三人中的一人负责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是邻居甲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丙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一起 回家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年龄要大周末,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块打球()

A.甲教物理和化学,乙教英语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B.甲教数学和化学,乙教政治和语文,丙教物理和英语

C.甲教物理和英语,乙教化学和数学,丙教语文和政治

D.甲教英语和化学,乙教物理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乙和丙三人在某中学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政治六门课程中的两门, 已知:每门课程只
由甲、乙、丙三人中的一人负责;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是邻居;甲是三人中年龄 最小的;丙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一起回家;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年龄要大;周末,英语老师、政 治老师和甲一块打球。 由此可知,三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是:

A.甲教物理和化学,乙教英语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B.甲教数学和化学,乙教政治和语文,丙教物理和英语

C.甲教物理和英语,乙教化学和数学,丙教语文和政治

D.甲教英语和化学,乙教物理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桌上放着一块矿石,老师让A、B、C三个学生辨认。A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B说:“这不是铁,而是铜。”C说:“这不是铜,而是铁。”老师最后说:“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还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根据这样的条件,下面哪项为真?()

A.这块矿石是铁矿

B.这块矿石是铜矿

C.这块矿石是铅矿

D.这块矿石是锡矿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乙两人到某鱼塘钓鱼,鱼塘主人丙因常有人来偷鱼而生怨已久。一见甲、乙二人,便拿起一把渔叉向甲面部刺去,乙见状抓起一块石头向丙扔去,致丙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伤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为一房地产开发商,从市政府处获得一块地皮,准备开发商品房出售。甲于是找到乙建筑公司作为总承包人,乙将房屋的主体部分留给自己施工,将广场及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又分包给丙、丁、戊来完成。后来停车场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开发商的损失,该损失应该由()

A.乙承担

B.丙、丁、戊来承担连带责任

C.乙、丙、丁、戊承担连带责任

D.实际施工停车场的人承担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单元考后,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对考试成绩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写成作业上交,甲、乙、丙三人分别
写道:

甲:我使尽了“洪荒之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乙:考得好是因为背的全考到了,还没有背的都没有考到。

丙:别人都很强,我可能不是块学习的料。

(1)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具体分析甲、乙、丙归因的维度和因素。

(2)分析甲、乙、丙的归因对其动机及行为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