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国道二级公路K190+000~K191+900段路基施工任务。主要工程量包括:挖方3.5768万

立方米、填方60.8925万立方米、换填片石13520立方米、20m中桥一座、涵洞9座等。施工单位进场后,首先召集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阅纸,进行了图纸会审,会审分三阶段进行:内部会审、外部会审和综合会审。会议内容主要包括:

(1)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

(2)施工的技术设备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当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时,现有的技术力量及现场条件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3)有关特殊技术或新材料的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及工艺规定要求;

(4)建筑结构与安装工程的设备与管线的接合部位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安装工程各分项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

(6)图纸的份数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会审中,施工单位针对K191+121处的软土地基,提出在软土中掺加生石灰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原设计方案中的换填片石。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在对现场详细调查后,认为该变更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节省,均口头同意变更。施工单位在随后的施工中,就实施了石灰土方案。

【问题】

1.请指出上述图纸会审三阶段划分的错误之处。

2.会审的主要内容是否全面?如果不全面,请补充。

3.对于会审中出现的设计变更,施工单位正确的做法应如何?

4.公路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制度除上述的“图纸会审制度”“变更设计制度”外,请再列举至少5个技术管理制度。

提问人:网友regabber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国道二级公路K190+000~K191+9…”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的施任务,该合同段内有一座跨径为16m的预应力简支梁桥和一座
长220m的岩石隧道,该项目的部分施工组织设计如下:

1、桥梁上部结构采用支架施工,并对支架提出以下要求:

(1)为保持支架的稳定,应加强支架与便桥的连接;

(2)支架应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预压,预压的目的是确定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

(3)支架应布置有足够强度的卸落设备。

问题:

请逐条判断背景中关于支架设置的3点要求是否正确?如有不正确,请改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人发现由于公路管理部门的责任,连接施工场地与国道之间的道路不符合招标文件中说明的条件,则承包人由此增加的费用应由()承担。

A.公路管理部门

B.承包人

C.发包人

D.承包人与发包人共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施工单位在某二级公路的施工中,对土方路基工程确定了如下质量控制关键点: (1)施工放样; (2)路

某施工单位在某二级公路的施工中,对土方路基工程确定了如下质量控制关键点:

(1)施工放样;

(2)路基原地面处理;

(3)材料的使用;

(4)设备的组合;

(5)基层强度的检查。

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其设置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了实际效果的考查。

问题:

1.施工单位对土方路基工程确定的质量控制关键点中有哪些不妥?

2.施工单位对土方路基工程确定的质量控制关键点中缺少哪些内容?

3.施工单位应如何对设置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实际效果的考查?

4.施工单位在使用适宜材料时,应以什么标准来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人发现由于公路管理部门的责任,连接施工现场与国道之间的道路不符合招标文件中的条件,则承包人由此增加的费用应由哪方承担()。
某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人发现由于公路管理部门的责任,连接施工现场与国道之间的道路不符合招标文件中的条件,则承包人由此增加的费用应由哪方承担()。

A.公路管理部门

B.承包人

C.发包人

D.承包人与发包人共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的施任务,该合同段内有一座长220m的岩石隧道,该项目的部分施
工组织设计如下:

岩石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其包含的工序有:开挖、柔性衬砌(第一次衬砌)、监控量测、做防水层、第二次衬砌。

隧道在掘进过程中,有50m的围岩级别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此使开挖方法及衬砌形式发生了改变。

问题:

1、在该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工序中,“做防水层’’的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分别是什么?

2.由于隧道围岩级别的改变而导致衬砌形式的改变在隧道施工中属于“较大问题的变更”,根据设计变更制度的要求,对这种“较大问题的变更”应按什么程序来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二级公路第八合同段的施工任务,该合同段路线长8.0kra,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稳定基层。施工队伍进场后,考虑到施工成本和工期要求,项目经理部提出了将其中K55+020~K58+200段水泥稳定基层更改为级配碎石基层的变更申请,经业主和有关单位审核,同意该变更申请。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建立了地试验室,路面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以下主要环节;施工配合比设计及报批;施工测量控制;试验仪器设备调试;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及接缝处理等。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时,局部出现了破损裂缝,现场人员未对裂缝作任何处理即准备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技术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责令队伍暂停施工,并对破损处进行了处理,然后浇洒了一层沥青,准备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场景中施工单位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应报送()审批。

A.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B.施工单位总工程师

C.监理工程师

D.安全工程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11+700~K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11+700~K14+3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部分路段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了路堤填筑,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

问题:

施工单位对强度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土的处理是否妥当?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场景(二)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二级公路第八合同段的施工任务,该合同段路线长8km,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稳定基层。施工队伍进场后,考虑到施工成本和工期要求,项目经理部提出了将其中K55+020~K58+200段水泥稳定基层更改为级配碎石基层的变更申请,经业主和有关单位审核,同意该变更申请。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建立了工地试验室,路面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以下主要环节:施工配合比设计及报批;施工测量控制;试验仪器设备调试;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及接缝处理等。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时,局部出现了破损裂缝,现场人员未对裂缝作任何处理即准备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技术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责令队伍暂停施工,并对破损处进行了处理,然后浇撒了一层沥青,准备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根据场景(二),回答下列问题。第 6 题 场景中施工单位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应报送()审批。

A.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B.施工单位总工程师

C.监理工程师

D.安全工程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E3标段(K15+000~K48+000)路基工程施工。由于该标段工程量较大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E3标段(K15+000~K48+000)路基工程施工。由于该标段工程量较大,工期紧张,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尤其重视,要求项目总工对质量控制负总责,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进行全面深入审核与分析,并采取测量、试验、分析、监督等各种方法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控制。按照分级设置的原则,项目部根据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设置了质量控制关键点,其中包括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环节等,以便进行重点监控。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自检,在K16+500~+K16+700水田路段的高填方填土路堤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实测了压实度、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和边坡,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提请监理验收。一个月后,该路段路基出现了大量网状裂缝。

问题:

指出背景中项目经理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