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反映思想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

B.小农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继续发展

C.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D.工商业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提问人:网友chenymxn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14.81%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11.11%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11.11%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11.11%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7.41%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7.41%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7.41%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3.7%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3.7%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68.***.***.18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99.***.***.18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61.***.***.2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97.***.***.25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34.***.***.1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6.***.***.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03.***.***.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9.***.***.1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2.***.***.9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32.***.***.1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6.***.***.1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0.***.***.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0.***.***.20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9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8.***.***.20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5.***.***.2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97.***.***.3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9.***.***.8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1.***.***.19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08.***.***.107]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反映思想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

B.小农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继续发展

C.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D.工商业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西汉贾谊给汉文帝上书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今驱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未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从事农业生产),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黄宗羲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怪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比较分析以上两种经济思想,并结合其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出自

A.《吕氏春秋》

B.《礼记》

C.《孟子》

D.《管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黄宗羲说: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句话表述的思想不包括()

A.与黄宗羲的政治主张相一致的经济主张

B.符合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

C.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挑战

D.鼓励弃农经商,不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批判封建皇权专制的思想,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黄宗羲

C.俞樾

D.王念孙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谓“三表法”。它的提出者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
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殘歹之小者曰殘贝之小者曰賤如此之类皆以戔为义也(梦溪笔谈校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明君涖国,必崇本抑末以遏乱危之萌。此诚治之危渐不可不察也”出自()。

A.《文心雕龙》

B.《论文杂记》

C.《潜夫论》

D.《后汉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

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