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咬文嚼字》一文时,指出从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所用的工夫,我们即可见古人对用字的讲究,并让学生谈谈对“咬文嚼字”一词的理解。以下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因为它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坏习惯

B. “咬文嚼字”是在阅读和写作时必须有的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C. “咬文嚼字”是调整文字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非斟酌文字的分量

D. “咬文嚼字”是对文字的细心玩索,它需要对文字有一定的敏感度

提问人:网友bjlmel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B,占比50%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45.***.***.25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5.***.***.22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6.***.***.17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59.***.***.11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6.***.***.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0.***.***.8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7.***.***.6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0.***.***.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87.***.***.16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教师在讲授《咬文嚼字》一文时,指出从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敲…”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教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指出该篇为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并让学生找出与该文体裁一致的作品。下列作品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陌上桑》

B.《迢迢牵牛星》

C.《明月何皎皎》

D.《涉江采芙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教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指出该篇为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并让学生找出与该文体裁一致的作品。下列作品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陌上桑》

B. 《迢迢牵牛星》

C. 《明月何皎皎》

D. 《涉江采芙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教师在讲授《马说》一文时,这样介绍:骈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并列举出以下作品,让学生指出不属于骈文的一项是()。

A.庾信《哀江南赋》

B. 丘迟《与陈伯之书》

C. 王羲之《兰亭集序》

D. 吴均《与朱元思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指出“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他为大家介绍了几篇关于这种文体的文章供学生们在课下阅读,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枚——《满井游记》

B. 范仲淹——《岳阳楼记》

C. 欧阳修——《醉翁亭记》

D. 柳宗元——《小石潭记》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讲授《苏武传》一文时,教师指出苏武是作者主要赞颂的人物形象,他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值得后人永远
敬仰,并列举很多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下列哪一诗句与此民族气节相关()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咬文嚼字》中列举贾岛与韩愈用“推”“敲”的例子,是为了()

A.评语两人水平的高低

B.批评韩愈

C.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D.写诗要善用联想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教师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要求学生举例说出同为先秦历史散文的作品。以下选项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

B. 《曹刿论战》

C. 《冯谖客孟尝君》

D. 《扁鹊见蔡桓公》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指出贾岛成名的原因

B.阐述贾岛的苦吟的内涵

C.指出要想成为一个大诗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D.写诗一定要炼意,写诗而意境不佳,不如无诗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指出贾岛成名的原因

B.阐述贾岛的苦吟的内涵

C.指出要想成为一个大诗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D.写诗一定要炼意,写诗而意境不佳,不如无诗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