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__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__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__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2分)

提问人:网友beinuo0501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琴 王昌龄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雅

B.颔联,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赋予琴声的特殊魅力

C.颈联,弹琴者用美妙的琴声描画出了风雪苦寒的严冬景色和江山多娇的明媚春光

D.尾联,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诗人感叹:没人能明白琴声之中寄寓的才华和抱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日近黄昏
文段(四)

读(节选)

人之一生.读之一生 读海,胸怀将变得辽阔

从春读到夏,从小读到大 读月,方知阴晴圆缺

读雨,方知万物可以滋润,心灵能够洗涤 读日,便不再惋惜日近黄昏

读雪,能领悟到嚣的纯洁,感受到冬的春意 用心品读,细细感悟

读风,就能触摸d4)11的脉搏,聆听天地的呼吸 阴雨中能读出晴空

读霞,才能于苍茫中发现辉煌,展示自己韵不屈 枯黄中能读出翠绿

读花,你学会倾听 沙漠中能读出清泉

读树,你学套成长 黑暗中能读出晨曦

读山,你学会攀登 (诗歌有删改)

24.阅读上面这首诗歌后,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天末怀李白杜 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前四句用什么托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六两句中哪两个字表达了诗人为李白等人含冤受屈的愤慨和抗争?第八句中的“汨罗”是指谁?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开头一句起什么作用?“半”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4分)

三、四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春的来临?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古代诗歌阅读欣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11分)池上早秋【唐】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

古代诗歌阅读欣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11分)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注】①825年(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直己年迈体衰。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紧扣诗题“早秋”,描绘了一幅秋水满池、碧波荡漾,又有荷花菱芰辉映的画面。

B.“早凉生北槛”突出了早秋的天气特点,因为栏杆本身不会生凉,而是天气已生凉意。

C.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

D.尾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格调上颇为相似。

E.诗歌前六句写景,在结尾抒发了情感,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第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了暮春时节的景物?“深”字状写了怎样的景象?(4分)

第三、四两句是写在怎样的情景中的所见所闻?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5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应题目温汤客舍 刘长卿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注】①温汤:温泉。骊山西北有温泉,唐玄宗开元十年置温泉宫于骊山。②冬狩:天子冬季出巡。③君门献赋:汉武帝读(子虚赋》.极为赞赏.主管皇帝猎犬的狗监杨得意说文章是同乡司马相如所写·汉武帝遂召见司马相如。④礼闱:指会试。秦镜:明镜。据《西京杂记》载·咸阳宫有方镜.能洞人表里。⑤春官: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皇帝在一年即将结束时来到温泉宫.晚上温泉宫的景象依然美好

B.颔联两句分别描写温泉宫和边塞的情形,一暖一寒.对比鲜明

C.诗人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暗示自己无人引荐.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无奈

D.这首诗前两联侧重于叙述、描写,后两联侧重于抒情,全诗脉络清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赠孟浩然 李 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赠孟浩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开头两句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三、四两句,一个“弃”字,表现了孟浩然怎样的感情? (4分)

五、六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最后两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5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安徽省阜阳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安徽省阜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基本要求:

1.根据诗意进行范读,读书感情色彩

2.通过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十分钟之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赏析颔联。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