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体外诊断试剂血糖试纸的非劣效性研究中,主要研究者是某大医院科室主任,他要求其所带的研究生全都要作为健康受试者参加该项对照研究。这一做法可能违背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要求

A.受试者自愿参与

B.以动物试验为前提

C.保护受试者隐私

D.维护受试者的安康和权益

提问人:网友zhcc268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6位网友选择 C,占比60%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7.***.***.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6.***.***.1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8.***.***.2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7.***.***.1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53.***.***.9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4.***.***.6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92.***.***.1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88.***.***.11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15.***.***.75]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某体外诊断试剂血糖试纸的非劣效性研究中,主要研究者是某大医院…”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胃溃疡病史10年,因上腹痛、呕吐、消瘦来医院检查,诊断为胃癌中、晚期,其主要体征是()

A. 淋巴结肿大

B. B.腹部肿块

C. C.肝肿大

D. D.血栓静脉炎

E. E.腹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患者因肝硬化等待肝移植,在其终于等到了配型成功的捐赠器官时,却在手术前被一位“土豪”插队,因为他出了钱赞助医院,并多给医生辛苦费,请问这种做法违背了哪项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A、安全/有效原则

B、知情同意原则

C、公正原则

D、互助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病人因车祸造成多发性骨折,多脏器破裂,如果不及时手术,就会危及病人生命。然而,同行的伙伴谁也不敢代替家属签名。这时,主刀医生站出来,说:“我签,有责任我负!”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病人终于脱离危险。对这一案例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医生不应施手术,因为没有人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B、主刀医生已把不施行手术抢救可有发生的后果告知他的伙伴,如抢救不成功,医生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C、主刀医生勇于代表患者亲人签字,表现了医生以病人利益为重、无私无畏的高尚医德精神

D、医生不是患者亲属,不能代表患者签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王某夫妇的一对龙凤胎儿女均患严重的尿毒症需要换肾,母亲经过配型均适用于儿女二人,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拜托医生告诉其家人母亲的肾仅适用于儿子。针对这种情况,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正确对待保密与讲真话的关系,尽量与家属沟通,经其同意后告知实情

B、客观判断两个患者的病情及风险,告知父亲充分信息,正确引导他做出选择

C、尊重父亲的选择权与想法,告诉其家人母亲的肾仅适用于儿子

D、充分告知后具体如何决定由其母亲来做决定,从旁给出专业意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患者,女,40岁,服用大量巴比妥药物企图自杀。送医院时呼吸已经停止。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洗胃,无效。在没有其它对抗措施的条件下,医院采用了在当时还没有推广的人工透析治疗法进行抢救,疗效很好。为了抢救患者,采用治疗性试验,对此做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动机是好的,但行为前得失结果一时难下结论

B、是符合医学道德的医学行为

C、即使是抢救成功,也不符合医学道德规范

D、即使不幸造成死亡或伤残,也不能逆推动机不好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孙思邈一生为济世救人而行医,堪称中国古代医德史上的一座高峰。据史书记载:隋文帝请他当国子博士,他托病不去;唐太宗召他到京师咨询,授予爵位,他谢绝;唐高宗时,他又回绝了做谏议大夫的皇命。他对病人却从不怠慢:93岁时病归故里,他仍服务于求诊病人;史书上说,仅经他亲手治疗的麻风病人就有600多名,且“莫不一一抚养”。由此,孙思邈达到的医德境界应该是:( )

A、大公无私

B、先公后私

C、先私后公

D、自私自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据《健康报》报道,1997年5月,一位患者给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领导来信,诉说他在就诊时受到冷遇,并痛心地指出:“如果长此下去,医院将失去患者”。院领导没有简单采取扣奖金的方式解决此事,而是将来信张贴出来,在全院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的大讨论。使全院上下形成共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可以外树形象,内聚职工,无形资产就会增殖,反之,就会流失。这一共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于该案例,下列描述合乎伦理的是( )

A、医德医风不可能使医院取得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B、医德医风可以成为医院的无形资产

C、医德医风只能取得社会效益

D、医德医风只能取得经济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曾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个人三等功”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原院长罗某,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0万元。昔日的“非典英雄”成为“阶下囚”。从医德教育过程来理解该案例,最正确的是( )

A、罗某收受贿赂缺乏基本的道德认识

B、面对医疗贿赂,罗某缺乏足够的道德意志克服其诱惑

C、道德教育在权力者眼中是无效的

D、面对诱惑,道德教育是无助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医院的太平间存放了一位刚刚剖宫产诞下的死婴,儿科医师刘某知道后,认为这是让实习学生练习婴幼儿插管的好机会。但因无法联系到产妇,且若是等到第二天,尸体会被拉走火化,实习学生也将返校。因此,刘某便于当晚召集学生进行插管,并在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将尸体擦洗干净,穿好衣服。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评价,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病人有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因此,刘某的行为不违反医学伦理

B、在插管结束后,将尸体擦洗干净并穿好衣服,体现了对尸体的尊重,刘某的行为是符合伦理的

C、刘某虽未获得死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但事前曾联系家属,刘某的行为是符合伦理的

D、刘某进行尸解未获得死者家属的知情同意,违反了医学伦理的底线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一位心理医生计划在给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录像,一方面是为了积累科研资料,另一方面是为了教学使用。但是,如果让患者知道此事势必将影响其心理状态而不利于治疗,也不利于科研的准确性和教学录像的质量。此时,合理的做法应该是:( )

A、收集资料优先,在不告诉患者前提下进行录像

B、以一定的报酬为代价,换取患者的同意

C、遵循隐私保密原则,在得到来访者的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录音、录像

D、涉及患者隐私保护,因此不论如何都不能对治疗过程进行录像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