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伤寒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在()。 A.肠系膜淋巴结B.回盲部C.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

伤寒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在()。

A.肠系膜淋巴结

B.回盲部

C.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D.脾脏

E.肝脏

提问人:网友lzg828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伤寒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在()。 A.肠系膜淋巴结B.回盲部C.…”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伤寒最显著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

A. 肠系膜淋巴结

B. 回盲部

C. 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的淋巴细胞

D. 乙状结肠

E. 脾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已知伤寒的主要病变部位在淋巴滤泡聚集的区域,请问伤寒患者的下列结构中哪些切片检查可能找到病变区域?

A、十二指肠末段

B、十二指肠上段

C、空肠上段

D、回肠末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伤寒病理组织病变最明显的部位为()。

A、食管

B、胃

C、十二指肠

D、空肠

E、回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男性,28岁。发热5d伴纳差、乏力、腹痛、腹胀、腹泻,自服退热药及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发热仍不退,于起病第10d住院。体检:体温39.8℃,心率92次/分,脾肋下1cm,质软,血培养(-)。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 持续发热,脾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B. 持续发热,肝大,皮肤淤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C. 不规则发热,脾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D. 弛张发热,肝脾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正常

E. 间隙发热,脾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男性,28岁。发热5天伴纳差、乏力、腹痛、腹胀、腹泻,自服退热药及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发热仍不退,于起病第10天住院。体检:体温39.8℃,心率92次/min,脾肋下1cm;质软,血培养(-)。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 持续发热,肝肿大,皮肤瘀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B. 持续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C. 不规则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D. 弛张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正常

E. 间隙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男性,34岁,1周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等不适,自服"退热剂",无明显效果。查体:T39.8℃,P76次/分,胸部可见3个2mm左右的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此时病人不会出现的是()

A. 肝肿大

B. 意识障碍

C. 听力减退

D. 中毒性肝炎

E. 再燃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女,25岁,低热,腹泻2个月。查体:腹平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下列哪项检查最能明确此病人的诊断()

A. 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

B. 纤维回结肠镜

C. 纤维胃镜

D. X线钡剂灌肠

E. X线全程钡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儿男,5岁,于夜间11点来院就诊。哭闹不休,不断摇头、搔耳。家长诉以前无类似症状,1周前曾患感冒,近2日来出现以上症状。牵拉耳廓时未见症状加重。耳镜所见:整个鼓膜弥漫性充血透红、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不清,未见穿孔及分泌物。查体温39.5℃。此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分泌性中耳炎

B.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C. 急性扁桃体炎

D. 腮腺炎

E. 大庖性鼓膜炎

F . 外耳道疖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伤寒最具特征性的病变部位在

A、降结肠

B、横结肠

C、升结肠

D、空肠

E、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颈深部淋巴结上群()。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