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4. 选文第①段中,对“持续性”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4. 选文第①段中,对“持续性”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上的持续

B.空间转移上的持续

C.作品或观赏者的持续

D.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提问人:网友90000002 发布时间:2023-06-14
参考答案
C、作品或观赏者的持续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文段,完成13-16题: 我做电视节目已经17年了,中间也经历了许多()

A.挫败 暂时 阻止

B.挫折 短暂 妨碍

C.失败 刹那间 干扰

D.挫折 短促 妨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流浪地球》在国外上映后,各地院线也表现出“一票难求”的状态。2月12日晚间,又赶上下雪天,但影院内几乎座无虚席。“人类为了生存而带着地球流浪,这个构思很有意思 ①不过,整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那对父子间的情感,既有不理解和冲突,更有牺牲与和解。”观众如是说。一个在硅谷工作了十余年的华裔朋友告诉记者:②看到影片中那些故乡元素,特别是春节元素,身为海外游子的他,虽是观众,却感同身受,不少“直男”③还忍不住擦了眼泪。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尽管关注议题不尽相同,诸多科幻名作的共通之处,恰恰在于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④对人性和人类情感的描摹。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

B.座无虚席

C.感同身受

D.描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常在于险远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3)题。 (4分)

凡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熟悉的地方以为没有风景,就显得索然寡味,因而我们常常眺望远方,莫视周围的一切。从远方归来后,我们才明白:脚下的土地朴素得既热情又深沉,________摔个跟头,________是温暖的;远方的诱惑尽管很美丽,但是跌倒了,就很难在爬起来。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瑰丽________ 索然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3)题。 (4分)

凡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熟悉的地方以为没有风景,就显得索然寡味,因而我们常常眺望远方,莫视周围的一切。从远方归来后,我们才明白:脚下的土地朴素得既热情又深沉,________摔个跟头,________是温暖的;远方的诱惑尽管很美丽,但是跌倒了,就很难在爬起来。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瑰丽________ 索然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文段完成6-7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 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意义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

A.前者意义固定,偏于类型;后者意义游离,偏于个性。

B.前者科学文字,意义精确;后者诗词语言,含糊支离。

C.前者意义固定,偏于类型;后者诗词语言,含糊支离。

D.前者科学文字,意义精确;后者意义游离,偏于个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名著阅读与积累。请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新 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9~20 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9~20 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第 19 题 在诗的前两句中,由“酒痕”、“消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具有怎样情感特征的人物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②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