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科学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般劳动。这种劳动,既取决于今人的协作,又取决于前人的劳动成果。不论古人的还是今人的劳动成果,都表现为一定形式的知识(如图书和情报)。这些知识在进入新的科学劳动中,都是以科学劳动资料的形式出现的。科学家的创造力只有得到科学资料,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就像“活劳动”只有抓住“死劳动”,才能进行物质劳动一样。知识作为科学劳动资料具有极为特殊的使用价值。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其载体灭亡,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牙膏对于消费者来说主要是清洁牙齿,保护口腔;衣服对消费者来说,主要是保暖身体美化生活。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无线电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工程师的“消费”,表现为从微电子学的观点,探索改进工艺的途径;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使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脑的最新理论。可见,知识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明显的多层次现象……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这便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知识像一切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了自然的巨大的馈赠性。社会只要把知识生产出来,就无须再费分文了。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我们今天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知识在使用价值上的馈赠性文中的“活劳动”和“死劳动”各比喻什么:

A.科学家的创造力、科学劳动资料

B.精神劳动、体力劳动

C.科学劳动资料、科学家的创造力

D.体力劳动、精神劳动

提问人:网友wwwlee100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7.5%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7.5%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9.***.***.2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6.***.***.1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8.***.***.2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0.***.***.4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74.***.***.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6.***.***.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4.***.***.1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7.***.***.229]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科学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般劳动。这种劳动,既取决于今人的协作,…”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以下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般劳动,是一定形式的知识。

B.知识不会因为消费而消失。

C.知识的主要属性取决于它的构成。

D.知识的更新和获得都是免费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科学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般劳动。这种劳动,既取决于今人的协作,又取决于前人的劳动成果。不论古人的还是今人的劳动成果,都表现为一定形式的知识(如图书和情报)。这些知识在进入新的科学劳动中,都是以科学劳动资料的形式出现的。科学家的创造力只有得到科学资料,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就像“活劳动”只有抓住“死劳动”,才能进行物质劳动一样。知识作为科学劳动资料具有极为特殊的使用价值。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其载体灭亡,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牙膏对于消费者来说主要是清洁牙齿,保护口腔;衣服对消费者来说,主要是保暖身体美化生活。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无线电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工程师的“消费”,表现为从微电子学的观点,探索改进工艺的途径;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使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脑的最新理论。可见,知识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明显的多层次现象……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这便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知识像一切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了自然的巨大的馈赠性。社会只要把知识生产出来,就无须再费分文了。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我们今天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知识在使用价值上的馈赠性。文中的“活劳动”和“死劳动”各比喻什么:

A.科学家的创造力、科学劳动资料

B.精神劳动、体力劳动

C.科学劳动资料、科学家的创造力

D.体力劳动、精神劳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不属于科学劳动观的表现的是()。

A.艰苦奋斗

B.服务社会

C.劳动可耻

D.珍惜劳动成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在机器体系中,对工人来说,知识表现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活劳动则从属于独立发生作用的对象化劳动

B.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它以物的形式存在于固定资本中

C.从机器体系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整个生产力的积累而发展来说,代表一般社会劳动的不是资本,而是劳动

D.资本的生产力随着被资本无偿占有这种普遍的进步而得到发展

E.只要工人的活动不是【资本的】需要所要求的,工人便成为多余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人们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的客观规律,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寻
求规律的思考就是脑力劳动,但科学劳动的出现则是在此很久以后的事情。()

参考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就业的概念包含的含义是()。

A.参加劳动的人既要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

B.正在工作中

C.有职业

D.所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劳动,而不能是家庭劳动

E.这种劳动必须是有报酬或收入的劳动,而不是公益劳动或义务劳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人们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的客观规律,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寻求规律的思
考就是脑力劳动,但科学劳动的出现则是在此很久以后的事情。 ()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本文的论题是()。

A.科学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

B.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C.必须重视知识的使用价值

D.消费知识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

A.科学的学习

B.参加社会劳动

C.锻炼思维

D.塑造"情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人们在制造工具过程中,不断地寻求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的客观规律,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寻求规
律的思考就是脑力劳动,但科学劳动的出现则是在此很久以后的事情。()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