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是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这段话的主旨是()。

A.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

B.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的平等

C.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的养分

D.中国儒家与西方思想家都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提问人:网友clement_520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13.79%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13.79%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10.34%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10.34%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10.34%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6.9%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6.9%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6.9%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6.9%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6.9%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3.45%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3.45%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7.***.***.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7.***.***.12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73.***.***.6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8.***.***.21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4.***.***.9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7.***.***.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42.***.***.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2.***.***.10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25.***.***.2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4.***.***.9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8.***.***.21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25.***.***.2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73.***.***.6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42.***.***.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7.***.***.12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10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2.***.***.10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101]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看待,提倡重视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以下问题。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积极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这三者间,人民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对“人本意识”的理解,不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项是()。

A.人本意识肯定人的主体性,主张“人贵物贱”,把人当作人看待

B.人本意识主张尊重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看重人的生存发展

C.人本意识承认个体主体的作用,看重人的个性及个体的独立及发展

D.人本意识承认个体的独立性,追求人的主体性和独立自觉的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

A.易致个人私欲膨胀社会混乱

B.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C.适应早期资产阶级利益诉求

D.突出人的力量否定宗教神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的本质,这体现在:

A.提出人是“现实的人”,有着现实的物质利益需求

B.提出人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C.主张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D.主张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儒家心目中的中和之美是:

A.把艺术和合到礼俗、道德、政治教化之中

B.把诗人赶出理想国

C.让人走进非理性的情感迷狂

D.主张情感放纵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法家、道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分别汲取了浅环境论中的生物内在价值和深环境论中的人类能动作用思想,将人和自然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

C.在承认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的同时,应看到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和自觉的道德意识,承担着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

D.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主张辩证地、整体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分别汲取了浅环境论中的生物内在价值和深环境论中的人类能动作用思想,将人和自然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B. 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理论基础。

C. 在承认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的同时,应看到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和自觉的道德意识,承担着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

D.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主张辨证地、整体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
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三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来年,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材料二和三,概括儒学对韩国和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儒家生命伦理视野下构建人工生殖伦理观,以下关于构建“天人一本”的自然观方面,错误的说法为(B )

A.儒家主张,天人合一,把天当做自然万物的本源

B.违背了“天道”的自然规律,人类是不会受到惩罚的

C.如果违背了这种“天道”的自然规律,那么人类就会受到惩罚

D.人一定要和自然融为一体,必须要遵循“天道”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