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A.肥达试验B.外.斐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显微

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E.红细胞溶解试验

提问人:网友duzibing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A.肥达试验B.外.斐试验…”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常用于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试验不包括()

A.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

B.检测立克次体的外-斐试验

C.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显微凝集试验

D.补体结合试验

E.青霉素皮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钩端螺旋体病的确诊依据A.流行病学资料B.典型临床表现C.血清学检查D

钩端螺旋体病的确诊依据

A.流行病学资料

B.典型临床表现

C.血清学检查

D.血培养

E.便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假设信息]入院后检查结果为血培养阴性,外斐试验阴性.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血象白细胞数4.2×109/L
,中性粒细胞0.7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大便病毒分离阴性。血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 17μmol/L,一分钟胆红素6μmol/L,ALT80 u,AST40 u,血肥达反应0效价1:80,H效价1:160。根据上述情况,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病毒感染

C.急性病毒性肝炎

D.血吸虫病

E.钩端螺旋体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男,25岁,梅州人,职员,因“发热、畏寒4d,皮疹4h”于7月10日来诊。患者4d前突起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肌肉痛,自服“解热镇痛药”,病情无明显改善;来诊当日早晨发现四肢皮肤出现皮疹。患者居住在广州,平时饮食习惯良好,近期居住环境蚊子较多,小区有鼠患。血清学诊断包括()

A.血培养

B.检测登革热中和抗体

C.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D.外-斐反应

E.肥达反应

F.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

G.脑脊液检查

H.血清康氏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钩端螺旋体病的确诊依据()

A.血培养

B.典型临床表现

C.血清学检查

D.流行病学资料

E.便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女,8岁。持续发热7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4次,稀便,肝肋下1.0 cm.脾肋下2.0 cm.血常规
白细胞5.0×109/L,肥达反应“0”1:160,“H”1:160,肝功检查:ALT80U(正常<40U),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

B.伤寒

C.病毒性的肝炎

D.钩端螺旋体病

E.粟粒型肺结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男性,20岁,农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7 d。检查:眼结膜充血、巩膜黄染、肝肋下1.5 cm、脉肠肌压痛
明显。尿蛋白+。血清胆红素和丙氨酸转氨酶均明显升高。肥达反应O抗体1:40、H抗体1:320,显微镜凝集试验1:400,外斐反应1:80。你认为应诊断的疾病可能是()

A.甲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斑疹伤寒

E.伤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钩端螺旋体病的确诊依据是()

A、典型临床表现

B、流行病学资料

C、血清学检查

D、血培养

E、便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者,男,25岁。持续发热14天,腹泻3~4次/d,脾大lcm;血常规:WBC3.9×109/L,肥达反应“0”1:160,“H”1:60
,抗HBs(),ALT60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乙型肝炎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出血热

D.伤寒

E.疟疾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