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盖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

人权并重……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2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根据材料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提问人:网友hy88123456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盖为浅化之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

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们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他们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2)“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载《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15日

(3)“吾人既未能置政治潮流以外,则开宗明义之第一章,即为抉择政体良否问题。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日之与韩,殷鉴不远。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l卷第6号),1916年2月23日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说出其具体涵义。

(2)结合材料“(2)”,分析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结合所学内容,试析前期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局限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夫(指姜尚)与百夫致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夫(指姜尚)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之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叛)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辑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成待于郊。”——摘自《史记》

问题: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的情景?

(2)从所摘古文和所学内容里,分析这次战役双方胜负的原因。

(3)从古文中摘出最能说明“民心向背”的例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近日终于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本月6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近日终于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本月6日,巴黎股指暴跌9%;德国法兰克福指数下跌7%;伦敦股市跌幅高达7.29%;加拿大股市跌11%;俄罗斯股市狂跌19%;奥地利、挪威、丹麦股市跌幅约为10%;而个别发展中国家更因为短时间连续暴跌而不得不数次强行停盘。本周,全球都笼罩在可怕的金融恐怖之中……

人民网2008年10月10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迅速蔓延到全球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结合哲学相关原理加以论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夫(指姜尚)与百夫致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夫(指姜尚)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之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叛)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辑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成待于郊.” 一一摘自《史记》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的情景?

(2)从所摘古文和所学内容里,分析这次战役双方胜负的原因.

(3)从古文中摘出最能说明“民心向背”的例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4分)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而泽”吗?为什么?(4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
个好价钱,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韩非子.买椟还珠》 材料2 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于是把他当成老师。 请回答:

指出材料1所反映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宗避泾师之难,幸山南,内官窦文场、霍仙鸣拥从。贼平之后,不
欲武臣典重兵,其左右神策、天威等军,欲委宦者主之,乃置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分掌禁兵,以文场、仙鸣为两中尉,自是神策亲军之权,全归于宦者矣。 ——《旧唐书.宦官传.序》 材料二:王守澄自长庆已来知枢密,典禁军,作威作福。训既作相,以守澄为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罢其禁旅之权,寻赐鸩杀之。 ——《旧唐书.李训传》 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分析评价唐代这一问题的弊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踏莎行 [明]沈宜修 君庸①屡约归期,无定,忽尔梦归,觉后不胜悲感。赋此寄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踏莎行

[明]沈宜修

君庸①屡约归期,无定,忽尔梦归,觉后不胜悲感。赋此寄情。

粉箨②初成,蔷薇欲褪。断肠池草年年恨。东风忽把梦吹来,醒时添得千重闷。

驿路迢迢,离情寸寸。双鱼几度无真信。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拚却愁消尽。

【注】①君庸,作者之弟。②粉箨,指竹笋上一片片粉色的皮壳。

问题: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2)作者为什么说“不如休想再相逢”?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列摘自《国语.齐语》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桓公曰:“吾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
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治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材料二:桓公曰:“安民之居若何?”管子对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家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各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是故事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 材料三: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桓公曰:“若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场,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择其淫乱者而先征之。” 材料四:葵丘之会,天子使宰孔致胙于桓公,曰:“余一人之命有事于文武,使孔致胙。”且又后命曰:“以而自卑劳,实谓尔伯舅,元下拜。”桓公召管子而谋,管子对曰:“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桓公惧,……遂下拜,升受命。赏服大辂,龙旗九,渠门赤,诸侯称顺焉。 问题: (1)据材料回答“桓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2)“桓公"的这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3)结合材料分析齐国为什么能较早地于春秋初期称霸?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肥沃的土地)荒废。嗣后各省凡有可恳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恳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摘自《世宗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五

材料二:1735年雍正帝下令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未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升科(歹正税)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升科钱粮飞洒于见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摘自《清朝文献通考》卷四

问题:

(1)依据材料1指出:到雍正时清初的垦荒中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反映清初垦荒中存在哪一弊端?出现这种弊端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据材料评价雍正帝的垦荒措施。(2分)

??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