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B. 以德配天

C. 克己复礼

D. 敬德保民

提问人:网友liujq988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3.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7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3.***.***.2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83.***.***.2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3.***.***.1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96.***.***.2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94.***.***.20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1.***.***.6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4.***.***.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98.***.***.187]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B.以德配天

C.克己复礼

D.敬德保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 王位世袭制

B. B.分封制

C. C.嫡长子继承制

D. D.郡县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①夏商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是方国联盟盟主与成员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尊卑等级关系②灭商建周之后,建立诸侯国,天子与诸侯之间成为尊卑等级的君臣关系③有功臣、兄弟、甥舅姻亲关系着皆为其受封对象,和周王成为君臣关系④鲁卫晋齐四国封君都是王族,作为周王室的主要屏藩⑤分封制形成的大一统局面与支撑它的宗法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康叔初受封,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于是,殷都很快就被改造成周的方国。这反映出()

A.西周时期已经产生重民意识

B.西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西周统治者用欺骗的手段控制殷商旧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状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康叔初受封,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于是,殷都很快就被改造成周的方国。这反映出()

A.西周时期已经产生重民意识

B. 西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C. 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 西周统治者用欺骗的手段控制殷商旧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列各题。案例:师:苏洵的《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
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生: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六国的灭亡顺序与史实不符。文中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是根据我们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分别是: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9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中的说法不太符合历史。生:苏洵提出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他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赞同,我们认为燕国后亡是秦远交近攻的合纵策略所决定的。因为六国中燕、齐离秦最远,要先灭燕就必须越过赵、魏,这就势必会违背秦国的策略,就会对秦不利。因此,秦只能在灭亡了魏、赵等国后才进兵灭燕。由此可见,用兵之效”的说法是不合历史真实的。……师: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开始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生:《六国论》第二部分的论据中虽有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历史的规律,完全能够证实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的观点。生:《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政论文,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北宋王朝屈辱妥协的外交政策进行委婉的讽谏。因此,本文虽有不妥之处,但论证说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师:古人论史,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六国论》能够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的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不过,北宋统治者并没接受这些意见,庆历纳款”后又过了31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3年),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竟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700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因而最终招致了灭亡。因此,从这点看,《六国论》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汲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确切,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问题:1.阅读以上教师有关《六国论》的教学实录(节选),并对其作出合理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

阅读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列各题。案例:师:苏洵的《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生: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六国的灭亡顺序与史实不符。文中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是根据我们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分别是: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9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中的说法不太符合历史。生:苏洵提出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他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赞同,我们认为燕国后亡是秦远交近攻的合纵策略所决定的。因为六国中燕、齐离秦最远,要先灭燕就必须越过赵、魏,这就势必会违背秦国的策略,就会对秦不利。因此,秦只能在灭亡了魏、赵等国后才进兵灭燕。由此可见,用兵之效”的说法是不合历史真实的。……师: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开始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生:《六国论》第二部分的论据中虽有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历史的规律,完全能够证实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的观点。生:《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政论文,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北宋王朝屈辱妥协的外交政策进行委婉的讽谏。因此,本文虽有不妥之处,但论证说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师:古人论史,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六国论》能够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的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不过,北宋统治者并没接受这些意见,庆历纳款”后又过了31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3年),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竟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700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因而最终招致了灭亡。因此,从这点看,《六国论》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汲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确切,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问题:1.阅读以上教师有关《六国论》的教学实录(节选),并对其作出合理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A.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提出了封建统治者应当积极“有为”、全面总结秦亡的教训和汉初弊政

B.改弦更张主张强化和统一“法度”,也就是要强化地主阶级专政

C.适应了政治要求

D.为上述政治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并适应了汉武帝为扩张皇权而积极恢复和重建神权的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